弧心距(arc center distance):评估掌侧Barton骨折移位的影像参数

2023-09-02 骨科青年 骨科青年 发表于上海

弧心距(arc center distance):评估掌侧Barton骨折移位的影像参数

桡骨远端骨折最常用的影像学评估参数主要包括掌倾角(volar tilt angle,VTA)、尺偏角及尺骨变异,随着对桡骨远端解剖结构的认识加深,前后距(anteroposterior distance,APD)、泪滴角(teardrop angle,TDA)、头-轴距(capitate-to-axis-ofradius distance,CARD)等影像参数也不断提出并应用于临床。

桡骨远端骨折常用的影像学评估参数。a:掌倾角;b:前后距;c:泪滴角;d:头轴距。

大部分的影像参数适合于关节外桡骨远端骨折,如桡骨高度、尺偏角等。对部分关节面骨折,如Barton骨折,传统影像学参数对手术指征的把握及指导意义存在欠缺。一般认为,部分关节面骨折的手术指征与关节面的台阶密切相关,为了评估关节内骨折的移位程度,国外学者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参数:TAD,并首次报道用于后踝骨折伴距骨脱位的评估:

在胫骨远端,后踝骨折伴距骨后脱位,关节面会形成3个弧;弧1为胫骨远端前方关节面,弧2为后踝骨块关节面,弧3为距骨顶。后踝骨折块伴随距骨后脱位,前方关节面弧所作圆的圆心为T,以距骨顶弧所作圆圆心为A;两圆心距离为TAD,移位越大则TAD越大。

手术目的即ATD=0,提示关节面解剖复位。

同理,在掌侧Barton骨折中:掌侧移位的部分关节面骨块构成弧1,月骨关节面为弧2,桡骨背侧关节面(正常骨面,无骨折)为弧3。以上述3弧各作圆,因月骨与掌侧骨块合并移位,故圆1(黄色)与圆2(白色)共圆心,ACD为该圆心至圆3圆心的距离,手术目的是将ACD恢复至0,即解剖复位。

在既往临床工作中,普遍认为关节面台阶<2mm为复位标准,在本研究中,不同影像参数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显示,ACD最高。以1.02mm为截断值,ACD具有100%的敏感性和80.95%的特异性,提示在骨折复位过程中,将ACD缩小至1.02mm以内,可能比关节面间隙<2mm的标准更为合理。


对于同轴关节内骨折移位程度的评估,ACD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除上述胫距关节及桡腕关节外,肱尺关节也可采用ACD进行评估。供临床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及评估骨折复位情况时采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弧心距(arc center distance):评估掌侧Barton骨折移位的影像参数

桡骨远端骨折最常用的影像学评估参数主要包括掌倾角、尺偏角及尺骨变异,随着对桡骨远端解剖结构的认识加深,前后、泪滴角、头-轴距等影像参数也不断提出并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