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的悬赏激励模式

2014-08-25 孙学军 博客园

科研激励的模式很多,例如学术任职、学术声誉、社会职务、各类科技奖励等等,但大部分都是对已经完成的成果的人的激励,对正在从事科研活动的人的激励措施主要是给予各种研究经费和研究条件的支持,但是相对比较被动。也有一种更为积极的模式,最近被英国美国政府和重要研究机构频繁采用。在本人看来,这种激励模式值得尝试的。 最近英国政府最近设置的经度奖筛选出耐药菌检测的研究方向,最近美国国防部弄了一个病毒基孔肯亚病流

科研激励的模式很多,例如学术任职、学术声誉、社会职务、各类科技奖励等等,但大部分都是对已经完成的成果的人的激励,对正在从事科研活动的人的激励措施主要是给予各种研究经费和研究条件的支持,但是相对比较被动。也有一种更为积极的模式,最近被英国美国政府和重要研究机构频繁采用。在本人看来,这种激励模式值得尝试的。

最近英国政府最近设置的经度奖筛选出耐药菌检测的研究方向,最近美国国防部弄了一个病毒基孔肯亚病流行预测大奖赛。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最近发起一项名为“追踪那个细胞”的挑战赛。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首先是有明确科学问题,缺乏理想的解决方案,通过经费或奖金悬赏的办法鼓励科研人员开展相关研究。

从学术活动上分析,这是一种相对比较特殊的科研竞赛活动,或者是问题解答形式的科研活动。这种活动不同于过去相对比较封闭的学术,往往并不具有科学问题上的新意,因为问题清楚地摆在哪里,就是要找到解决方案。但组织这种活动的机构相对比较有把握的是,这种问题已经到了可以解决的时机,只是速度不够快,或者问题解决的不够彻底,通过这种活动能加快研究步伐。另外一个功能是能动员更多参与者,吸收相关领域的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例如NIH这个“追踪那个细胞”的竞赛,就会产生这样的效果。而且能产生科普教育的功能。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最近发起一项名为“追踪那个细胞”的挑战赛,提供总共50万美元,奖励开发出新方法以追踪复杂组织中单个细胞健康状态的科学家。
在8月21日关于这一活动的声明中,NIH组织这项挑战赛的目的,是催生多细胞环境中跟踪、预测单细胞活动功能的创新思路和技术,如研发新工具、监控正常细胞向癌细胞的转变过程、探测病毒感染细胞的变化或治疗反应。
挑战赛将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提交书面解决方案,截止时间是2014年12月15日,最终将有6个团队获得10万美元奖金。第二阶段是对第一阶段所提方案进行概念验证,截止时间为2017年3月30日,最终将有1到2个团队获得40万美元奖金。
NIH协调、规划和战略计划项目部主任James Anderson说,多细胞机体中每个细胞都有不同特点,并影响整体健康和功能。但是现有的仪器能提供多是静态的单细胞照片,不能反映细胞状态及细胞状况动态变化。Anderson说,推动单细胞分析研究,将会催生早期诊断新方法,有望提高对癌症和老年性痴呆等的治疗效果。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urrent Biology:从“搬砖工”到科研项目负责人:科学预测你能否当上PI

对于每一个在学术圈中摸爬打拼的博士生或准博士生来说,生活的最终目标中一定有一项:成为一名项目负责人(Principle Investigator,PI)。在整个学术生涯中,成为PI,当上“老板”,是建立自己的实验小组,进行独立研究,打败高帅富,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的必要条件。近日,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小组通过数据分析的方式向我们揭示,到底什么样的人最终会变成PI。 这项研究对25604名曾发表过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报一批科研不端典型案例

科研不端“六宗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报一批科研不端典型案例 科学,是人类追求真理最神圣的殿堂。然而,近年来一些科研人员为了争取项目、获得经费、职称晋升等,不惜违背科学道德和诚信,伪造、篡改、剽窃等科研不端行为屡屡见诸网络报端,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日公开通报一批科研不端行为典型案例,以此彰显维护科研诚信的

闻大翔:做懂科研的临床医生

临床和科研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浑身一体,不可分割。要做一个好医生,其临床与科研水平也许不一定能并驾齐驱,但绝不可以偏废任何一方。医学科研工作是很辛苦的工作,要做好一个临床医生,必须要具备胆识和勇气,还要有目标和追求,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医生是上帝伸向这个世界唯一的手。”医者之一生,乃为他人非为自己,不思安逸,不顾名利,唯舍己救人而已,对不治之病绝不可告知以不治。然而,做一个好 医生,除了要有

拿自然基金,需过五关!

春季,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连PM2.5的数值都在降低,蓝天白云的天数也在增多。但是对于大部分普通科研人员来言,每年的春季真不是很好过,至少过得很纠结。 不信,你看每年约100万的科研人员(15万份自然基金申请书,约100万人参与)是如何忙活的。他们像当年关云长一样,需要连过五关才能顺利通关,拿到自然基金。 第一关:标题关 在2月份,申请人需要大量阅读文献,绞尽脑汁,挖空

《科学》主编给中国科研者的建议

近几年,中国大幅度增加了科研投入,希望能够为人类的科学探索作出与中国的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成就。然而,尽管中国的科研论文数量已跃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但对中国科研论文质量的质疑也甚嚣尘上,因此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成为很多中国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者努力的目标,高校和科研单位不惜重金奖励在顶级刊物发论文的作者,而科研工作者群体也时常传出论文造假的丑闻。 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全世界学者发论文需求强

成功申报科研课题三个关键的前提要素

一般说来,要想获得科研课题资助,需要具备三个重要的前提要素,它们是:富有创新性的选题;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可读性极强的申请书,三者者缺一不可。1. 富有创新性的选题创新是科研工作者的生命、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是所有科研人员追求的目标。创新性是任何一份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的核心构件,也是评审专家关注的重点,没有创新性的项目是没有研究价值的项目。富有创新性的选题是申请成功的第一关键,选择不大不小的、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