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解剖:眉间区域的血管和肌肉地形图来了!

2023-10-29 肉毒毒素btxa 肉毒毒素btxa 发表于上海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眉间区域的详细解剖地形图,并参照软组织标志绘制眉间肌肉和上覆血管系统图,以提高肉毒毒素和填充剂注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为安全的眉间治疗提供临床指南。

Hey guys,今天我们看一项最新的解剖研究。

微创手术,包括肉毒毒素和软组织填充剂注射,在面部皱纹和恢复年轻外表方面已经非常流行。肉毒毒素和软组织填充剂注射是所有美容手术中最常见的,在过去20年中增加了459%。尽管这些手术相对安全,但在眉间区域注射可能会导致轻度或重度不良事件,包括血肿、上睑下垂、假性动脉瘤,甚至失明。这些严重并发症被认为是由注射部位的血管损伤引起的。因此,详细的眉间区解剖成为从业者避免此类风险必不可少的。眉间区位于两条眉毛之间,包括上鼻背、眼部内侧和前额的一小部分。它可能包含角动脉(AA)和滑车上动脉(STA)的分支。此外,它容纳了大量的面部表情肌肉,如眼轮匝肌内侧部分(OOc)、上唇鼻翼提肌(LLSAN)、降眉肌(DS)、降眉间肌(P)和额下纤维(F)。在所有眉间肌肉中,皱眉肌(CS)是最深的。先前的研究报道了眉间区域的血管解剖,重点是皮瓣手术。也有一些关于滑车上动脉(STA)和眶上动脉(SOA)的路线和分支模式的报告,以定义前头部的血管系统。然而,关于眉间肌肉系统和上覆动脉血管系统之间的地形关系的知识有限。

图片

了解局部肌肉和血管之间关系的细节可能会更好地帮助设计肉毒毒素和皮肤填充剂注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眉间区域的详细解剖地形图,并参照软组织标志绘制眉间肌肉和上覆血管系统图,以提高肉毒毒素和填充剂注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为安全的眉间治疗提供临床指南。

方法

对8具高加索防腐尸体的16个半面部的眉间区进行评估。将含有红色着色剂的乳胶注射到颈总动脉中,以使角动脉及其分支清晰可见。然后取出皮肤和皮下组织,进行细致的解剖,以显示眉间肌肉和血管。解剖是通过使用蔡司外科显微镜(Carl Zeiss AG,Oberkochen,Germany)提供的放大倍数为6-40的具有1-3毫米尖端的微型解剖器进行的。使用参考线和软组织标志标记显示的结构。指定了两条垂直线,其中一条是穿过鼻尖的中脸线(MF),另一条是通过内眼角的垂直中鼻线(VMC)。穿过眶上缘(SO)和内眼角的两条水平线被指定为垂直于这些垂直线。将MF线与SO线的交点命名为代表眉间区中心的点X。这些线内的矩形区域被进一步细分为区域A、B、C和D(图1)。

图片

图1

角动脉(AA)及其分支和眉间肌是相对于这些区域绘制的。所有测量均采用数字卡尺(1118系列,Insize股份有限公司,美国佐治亚州洛根维尔)进行,数据以平均值±SD表示。所有尸体均来自医学院解剖实验室。

结果

所有病例均可见角动脉及其鼻侧支和鼻背支。角动脉最初位于上唇鼻翼提肌上方,并在鼻横肌(TN)上方发出鼻侧支。

在接近眉间区时,角动脉越过上唇鼻翼提肌,在上唇鼻翼提肌的内侧(8/16)或外侧(8/16,给予鼻背支后,角动脉深入降眉肌的起点进入D区,与滑车上动脉(STA)吻合)(图1和图2)。在所有病例中,鼻背动脉均从靠近C区的角动脉处出现,然后浅行至C区的P,以供应鼻背(图1和图2)。角动脉有中央动脉(9/16,56.2%)和中央旁动脉(7/16,43.7%)分支供应眉间区和额内侧区。角动脉有3/16例(18.7%)同时有中央支和中央旁支,2/16例(12.5%)没有。中央动脉位于X点(MF线和SO线的交叉点)外侧1.8±1.4mm(范围,0-3.9mm)。中心旁动脉位于X点外侧6.2±1.8mm(范围3.5–9.3mm)(图2)。

图片

图2

降眉肌位于上唇鼻翼提肌和眼轮匝肌之间,其起源于D区,根据内眼角向上5.2±2.1mm,向内侧5.7±1.4mm。降眉肌与眼轮匝肌明显分离,其起源是离散的,表面被眼轮匝肌的纤维覆盖。有4/16例眼轮匝肌和降眉肌之间存在纤维连接。在眉间区肌肉中,降眉肌和P的位置最浅。在所有情况下,降眉肌的纤维与皱眉间肌的纤维在内侧混合并形成拱形。拱形形成于MF线和VMC线的中间,靠近SO线。降眉肌的纤维随后到达眉毛内侧并与皱眉肌相互混合。额肌的纤维位于降眉肌的纤维深处(图3)。在5/16例病例中,上唇鼻翼提肌起源于骨骼,与邻近肌肉没有任何连接(图3a)。然而,在5/16例病例中,它与DSM有肌肉或筋膜连接。此外,在4/16例中,它直接连接到降眉肌和皱眉肌之间形成的足弓,在2/16例中(图中的虚线,3a),它通过其分离的肌纤维连接到DSM和足弓(图3b-d)。

图片

图3

讨论

本研究的主要优势在于,它定义了眉间肌肉的地形解剖学,并绘制了乳胶填充尸体中动脉相对于肌肉的位置图,这为肉毒毒素安全注射到肌肉中提供了指导,并有助于我们彻底了解眉间动脉的位置,以进行安全的填充剂注射。根据这项研究的结果,骨膜上层注射填充剂比皮下注射更安全,可以避免眼部并发症。此外,在区域A的上部以及区域B和C的交叉处没有检测到动脉,这提供了更安全的肉毒毒素注射部位,而不会损伤任何血管。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提供了一张解剖图,显示了眉间肌肉的位置,其上覆的血管系统可以进一步促进眉间注射。

这项研究中发现,角动脉在上唇鼻翼提肌的外侧或内侧浅层行进,并使中央、中央旁和背侧鼻支分布在眉间区域。另一个重要的发现是,所有的动脉都位于眉间肌浅的皮下。起源于角动脉并在前额中央区域流动的动脉,无论是否存在浅表STA分支,都被称为中央动脉和中央旁动脉。角动脉与上唇鼻翼提肌一起位于MF线和VMC线的中间,并在靠近眶缘上部(SMOR)的区域D(图1)中提供其所有的中央、中央旁和鼻背侧分支。在所有病例中(16/16),在给予分支后,角动脉深入降眉肌的起源与STA吻合。由于角动脉位于SMOR附近并与STA吻合,因此在眉间填充剂注射过程中SMOR的压缩可以暂时消除角动脉和STA,这可以确保没有填充剂逃逸到眼动脉中。

图片

作者建议医生将手指放在A区,并将角动脉向SMOR方向按压,以提高眉间填充剂注射的安全性。中央支和中央旁支在区域B中流动,以供应中央前额。在两例中,中央动脉穿过MF线并与对侧中央动脉吻合。中央动脉和中央旁动脉之间以及中央旁动脉和STA之间也有吻合的分支,这表明眉间区血管丰富。由于中央动脉和中央旁动脉在B区出现并行进,因此向该区皮下注射填充剂会带来相当大的风险。同时,在C区的下半部分发现了DNA。在所有病例中,C区的上半部分没有动脉分支。因此,该部位的填充剂注射相对安全,而不是直接注射到B区或C区。

眉间填充剂注射可以应用于三个不同的深度平面:皮内、皮下和骨膜上。使用多普勒超声的研究指出,STA的浅支也位于皮下。本研究表明,角动脉的所有分支也在皮下。由于前额和眉间区域的皮下血管丰富,应避免皮下真皮填充剂注射,以降低血管内注射的风险。作者建议从业者应避免皮下或皮内注射眉间填充剂,而应考虑骨膜上层(额肌纤维深处)。

参考文献

1. Ismailoglu AV, Ismailoglu P, Aktekin M. Mapping the Vascular and Muscular Topography of the Glabellar Region: Implication for Improving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e Glabellar Injections. Aesthetic Plast Surg. 2023 Oct 19. doi: 10.1007/s00266-023-03708-1.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785593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高阶技术:肉毒毒素注射皱眉肌,要多深?

由于肉毒毒素治疗期间注射点不准确或对CSM深度了解不足,仍可能出现上睑下垂或Mephisto征(武士眉)等不良结果。

注射肉毒毒素后,年轻的她满脸是疱疹

今天我们介绍了一名注射肉毒毒素后出现带状疱疹的年轻女性,作者试图支持细胞免疫是这两种事件潜在原因的观点。

打100U的大喊冤枉:肉毒毒素瘦手臂,16U就有效果??

将肉毒毒素(BTX-A)注射到咬肌中已被用作改善面部轮廓的适应症外治疗。出于同样的美学目的,肉毒毒素注射用于治疗腓肠肌和斜方肌肥大。

出神入化:这种肉毒毒素美容注射效果,你认可吗?

今天我们要来看老外拿得出手的肉毒毒素注射案例。面部和颈部形成一个形态功能U,表情肌肉在其中起作用来改变其形状。

PN:肉毒毒素治疗青少年偏头痛的疗效

肉毒毒素可以降低青少年严重头痛和多种预防药物失败的偏头痛频率和严重程度。

高阶解剖:肉毒毒素额纹注射点位与剂量

本研究旨在为额肌注射肉毒毒素提供有效、安全的注射点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