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I Insight: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严重低血糖风险

2022-11-05 从医路漫漫 MedSci原创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2型糖尿病非常常见的并发症,患病率高达34%。

背景:2型糖尿病在美国很常见。低血糖一直是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关键限制因素。的确,低血糖与较差的生活质量有关,并对2型糖尿病患者造成严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负担。低血糖无意识,定义为低血糖相关的自主神经衰竭,已知增加严重低血糖的风险。虽然低血糖意识不清倾向于与CAN同时发生,但这两种情况是不同的,并不一定有任何因果联系。有人建议,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包括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直接导致低血糖意识受损的发展。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2型糖尿病非常常见的并发症,患病率高达34%。来自实验研究的数据表明,CAN和1型糖尿病的低血糖发作之间存在联系。然而,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与严重低血糖之间联系的大规模人类数据很少。此外,强化血糖控制是否改变了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严重低血糖事件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

目的:在本研究中,使用控制糖尿病心血管风险的行动(ACCORD)试验的数据,我们调查了CAN与严重低血糖(包括首发低血糖和复发性低血糖)发生率的关系。我们还评估了这些关联是否在ACCORD的降血糖治疗分支中有所不同。

方法:我们从控制糖尿病心血管风险的行动(ACCORD)研究中评估了7,421名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中CAN与严重低血糖的相关性。使用心电图导出的方法定义CAN。Cox和Andersen-Gill回归模型分别用于生成首次和复发严重低血糖发作的风险比(HR)。

结果:在4.7年中,有558例首次低血糖事件和811例复发低血糖事件。患有CAN的患者首次(HR 1.23,95%CI 1.01-1.50)或复发(HR:1.46,95%CI 1.16-1.84)发生严重低血糖的风险增加。血糖控制的强度改变了CAN与低血糖的相关性(P<0.05)。在标准血糖管理组中,与无CAN的参与者相比,首次严重低血糖和复发性低血糖的RR分别为1.58(95%CI 1.13~2.23)和1.96(1.33~2.90)。强化降糖治疗组首次重度低血糖和复发性低血糖的HR分别为1.10(0.86~1.40)和1.24(0.93~1.65)。

表1 按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状态划分的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和风险比

表2 按降糖强度分级的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证据显示的需要医疗帮助的严重低血糖的发生率和风险比

表3 按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和血糖控制强度分类的严重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和风险比

图 首次(A)和复发(B)严重低血糖事件的累积发生率(ARM和CAN)。

结论:在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中,CAN独立地与初发和复发低血糖的风险相关,在接受标准血糖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的风险最高。

原文出处:

Kaze AD,  Yuyun MF,  Ahima RS,et al.Autonomic dysfunction and risk of severe hypoglycemia among individuals with type 2 diabetes.JCI Insight 2022 Nov 0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Diabetes Care:卡格列净和格列美脲能在小程度上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进展!

托格列净和格列美脲在较小程度上改善了2型糖尿病和NAFLD患者的肝脏组织学和代谢,且两种药物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JAMA子刊:这种在健身人士中广受欢迎的饮食,可让你在大步迈向糖尿病的路上急刹掉头!

JAMA Netw Open: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干预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Cardiovasc Diabetol:腹部肥胖指数与我国T2D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的相关性

所有腹部肥胖指数都与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相关

Cardiovasc Diabetol:中国2型糖尿病人群腹部肥胖指数与心血管事件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该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腹部肥胖的所有指标均与CV事件的风险相关,并突出了CVAI可能是识别中国T2D人群中CV事件有价值的腹部肥胖指标。

抗疟药“羟氯喹”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双药耐药”后的辅助剂!稳定降糖安全性高!

羟氯喹加磺脲类和二甲双胍可显著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其安全性/耐受性是良好的,除了胃肠道紊乱,400 mg时更常见。使用200mg bid(每天2次)可以避免这种情况,而不会影响疗效。

糖尿病筛查重要吗?并不!重要的是早期药物干预!

对于最新诊断(未筛查)的糖尿病患者,干预措施改善了健康结果,对于肥胖或超重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干预与降低糖尿病发病率和改善其他中间结果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