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除专利能否解决高药价?

2016-02-02 佚名 美中药源

上周英国著名报纸The Guardian发表一篇题为“药厂的梦魇(Big pharma’s worst nightmare)”的文章,提出废除大药厂的专利以便所有人都能用上现在最先进的药物。作者的核心观点包括专利伤害穷人、新药开发很便宜、药厂的研发不如基础研究重要等。 药价问题现在是全球热议的问题,很多人包括这篇文章作者解决高药价的愿望无疑是美好的,药厂也希望能降低药价。但是很多解决方案却和

上周英国著名报纸The Guardian发表一篇题为“药厂的梦魇(Big pharma’s worst nightmare)”的文章,提出废除大药厂的专利以便所有人都能用上现在最先进的药物。作者的核心观点包括专利伤害穷人、新药开发很便宜、药厂的研发不如基础研究重要等。

药价问题现在是全球热议的问题,很多人包括这篇文章作者解决高药价的愿望无疑是美好的,药厂也希望能降低药价。但是很多解决方案却和现实有较大出入。《The Guardian》是世界上影响最大、读者最多的报纸之一,并非街头小报,所以这些观点代表很多人对新药的理解。

这个题目本身就有火药味,似乎药厂一做噩梦老百姓就能用上好药了。实际情况正相反,没有药厂就没有新药,药厂的噩梦也是病人的噩梦。废除现有专利无疑会令很多病人用上他们经济上根本无法承受的药物,但这也将是世界上最后一批药物。现在仍然无法解决的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患者不用期待能解除他们痛苦的药物了,因为没有专利保护就不会有药厂开发新药。拿药物的生产成本质疑药价好比问泰山顶上的一瓶水为什么比水井里的同样量水贵那么多。虽然二者是同一个东西,但前者有很多隐形成本。

该文也质疑新药开发成本没有26亿美元那么高。这个数字是根据大药厂公开的研发投入计算,所以不一定全面。虽然不是每个药都要26亿美元开发,但也不是每个药都能一年卖100亿美元。这个数字是否完全准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很多药厂在裁员、倒闭、被并购。做新药并不是总赚钱,这也是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人来做药的原因。

另一个主要观点即大学、研究所是新药发现的主要力量也有很多人相信。药厂极少做基础研究是事实,而没有基础研究的进步就不会有PD-1抗体这样的药物也是事实。但是药厂很少会等到基础研究非常成熟时才开始研发新药,就这样病人还嫌你行动慢呢。这个模式的代价就是很多项目会失败,大约99%新药研发项目以失败告终,而没有人会花钱买你的失败药物,药厂得自己消化这个损失。当然这个模式存在正是因为社会对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高度重视,所以成功的药物可以按社会对其价值的认同程度销售,而专利体制是保护这个模式的一个有效机制。

所以药厂没有伤害任何人,但的确更愿意帮助有钱人。药厂对于贫穷国家一般会区别定价,也无偿捐献很多救命药物,所以说药厂harm the poor没有道理。这时候怎么没人提“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全世界了呢”?制药工业确实也需要更严肃考虑尽量让所有病人都能从新技术获益这个复杂问题,但公众也不应该视药厂如洪水猛兽。药厂和其它行业一样希望通过为病人提供的价值获取等价回报。谁要是认为制药业是利用基础研究牟取暴利的骗子,完全可以自己开个药厂试试运气。

http://www.yypharm.com/?p=536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382856, encodeId=2bed138285663,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9328e292c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药价#</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7292, encryptionId=99328e292cd, topicName=药价)],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4193478, createdName=wgx306, createdTime=Thu Feb 04 08:55:00 CST 2016, time=2016-02-04,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6-02-04 wgx306

相关资讯

2014年度专利复审无效十大案件

编者按:4月27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开放日活动中,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下称专利复审委)经精心组织、认真评选,发布了2014年度专利复审无效十大案件,其中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案以及发明专利申请复审请求案。这些案件或社会关注度高,或对相关行业产业有重大影响,或涉及重大疑难法律问题和重要审查标准。 专利复审委此次评选产生的十大案件,覆盖了机械、电学、通信、医

郗小星被调查事件回顾:大国利益浇灭国际科研合作火种

(郗小星教授,图片摘自sciencemag.com) 2015年5月21日破晓时分,美国华裔物理学家郗小星醒来时发现他的家(宾州费城)被一群武装调查人员包围了。当他赶忙打开门探问发生了什么事时。这些调查员掏出手枪,宣布郗小星因受控将被逮捕。当时,他的妻子与刚上中学的女儿看到郗小星衣衫不整地被手铐,被强行带走的一幕让他们感到十分地害怕。 郗小星当时是费城Temple大学物理系的代理主任,同时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如何申请专利?

摘要: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不授予专利权。但是,关于该规定《专利审查指南》指出,用于实施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的仪器或装置,以及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中使用的物质或材料属于可被授予专利权的客体。即当创新的技术方案是一项疾病的诊断方法或治疗方法时,虽然疾病的诊断方法或治疗方法本身不能申请专利,但用于实施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的仪器或装置,以及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法中使用的物质或

青蒿素,为何一错再错?

2011年9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可以说是中国生物医学界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一次。但是,这个成功的技术背后,却是一错再错的专利故事。分析这个案例,是为了以史为鉴,在以后的工作中吸取教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丧失原始专利申请权 青蒿素的研发接近成果期的时候,我国的研究人员在国内外发表了一系列文章。197

国内外主流“专利指数”探析

当今社会,知识已成为生产要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此为标志的知识经济已然成为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形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智力、无形资产等的投入将越来越会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有数据表明,在企业尤其是技术驱动型企业中,无形资产在企业价值中的占比越来越大,不少企业已经占到80%以上。以专利和商标为代表的知识产权是现代企业中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专利体现了企业的硬实力(技术),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