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卵圆孔未闭患者与房颤患者脑卒中影像表现不同

2013-12-05 医者仁心1993 dxy

研究要点:1、卵圆孔未闭性卒中在血管造影上通常表现为单一皮质病变或在椎基底动脉发生多发小的缺血性病变2、卵圆孔未闭性卒中血管再通率显著低于房颤性卒中组尽管卒中诊断和评估方法进展迅速,但仍有40%的卒中由不明原因引起的。现在认为,超过一半的隐源性卒中是由心源性血栓引起的。卵圆孔未闭 (Patent Foramen Ovale,PFO)是一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畸形,在正常人群中发病率约26%。研究表明

研究要点:

1、卵圆孔未闭性卒中在血管造影上通常表现为单一皮质病变或在椎基底动脉发生多发小的缺血性病变

2、卵圆孔未闭性卒中血管再通率显著低于房颤性卒中组

尽管卒中诊断和评估方法进展迅速,但仍有40%的卒中由不明原因引起的。现在认为,超过一半的隐源性卒中是由心源性血栓引起的。卵圆孔未闭 (Patent Foramen Ovale,PFO)是一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畸形,在正常人群中发病率约26%。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密 切,尤其是较年轻的不明原因的缺血性脑卒中有明显的关系,约40%的不明原因的卒中患者发现存在卵圆孔未闭。对于卵圆孔未闭与卒中关系的讨论一直无定论, 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所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其关系。



针对这种情况,来自韩国首尔大学Asan医疗中心的Bum Joon Kim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的目的是比较由卵圆孔未闭所致卒中(PFO- stroke)和房颤所致卒中(AF-Stroke)的成像特点,利于疾病的诊断,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临床治疗。该研究在线发表于2013年11月26日 的Stroke杂志上,研究表明表明卵圆孔未闭所致卒中在血管造影上通常表现为单一皮质病变或在椎基底动脉发生多发小的缺血性病变,且无任何可见的血 管闭塞。血管再通率显著低于房颤所致卒中组。

目前卵圆孔未闭性卒中可能机制主要有:(1)反常栓塞,卵圆孔未闭的隐源性卒中患者脑梗死的解剖学图像常常提示为栓子机制,栓子可以是静脉血栓,也可能是脂肪,空气等,经过未闭的卵圆孔,进入动脉循环而引发脑血管栓塞事件;(2)卵圆孔未闭相关房性心律失常导 致心房内血栓形成;(3)卵圆孔未闭合并房间隔瘤。房间隔瘤是一个与卒中密切相关的解剖学因素,它可以随着心跳节律左右摆动,增加了分流量和血栓发生可能 性,有研究表明,合并房间隔瘤的卵圆孔未闭患者发生卒中反复发作的风险增加了20倍;(4)卵圆孔未闭相关的高凝状态,可能诱发静脉栓子形成,增加反常栓 子可能性。

该研究共招募了117名卵圆孔未闭所致的患者和358名房颤所致卒中的患者,并排除了其他因素。在两组间比较病变模式: 数量、位置、大小、相关的血管区域。以及评估了相应的动脉闭塞血管再通率。检测卵圆孔未闭的常用的方法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但为一种半侵入性检 测手段,易使患者不适,患者常常需要镇静。

研究结果表明卵圆孔未闭所致卒中更常发生单一皮质梗死(34.2% VS 3.1%)或多发小的 (<15 mm)散在病变(23.1% VS 5.9%),且椎基底动脉区域为44.4%(44.4% VS 22.9%)。相比之下,房颤所致卒中更常发生大的皮质—皮质下梗死或在多循环区域存在额外的融合性病变(>15 mm)。血管造影表明,对于卵圆孔未闭所致卒中,较少发生相关血管闭 塞(34.2% VS 71.5%),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来评估神经功能损伤,结果表明为轻度 (3.48±4.16 VS 9.15±7.35)。血管再通率也低于房颤所致卒中组(57.1% VS 78.3%)。

该研究结论为卵圆孔未闭所致卒中在血管造影上通常表现为单一皮质病变或在椎基底动脉发生多发小的缺血性病变,且无任何可见的血管闭塞。血管再通率显著低于房颤性卒中组。卵圆孔未闭性卒中的成像特点对于疾病的诊断,病理机制的研究以及临床上的治疗决策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背景: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的特点。病因上认为多数与大血管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子脱落、高血压性小动脉病变等原因密切相关,但仍有30-40%的缺血性脑卒中病因不明。
卵圆孔未闭是一种常见先天性心脏畸形,在正常人群中发病率约26%,但近些年来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脑卒中患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约40%的不明原因的卒中患者发现存在卵圆孔未闭。

目 前,国内外越来越重视缺血性卒中与卵圆孔未闭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心脏疾病是引起卒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对于发生隐源性卒中的患者中,在进一步研究中发现,这类 患者存在卵圆孔未闭的比例较高。但卵圆孔未闭为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还是致病因素尚无定论,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的确定,以便有利于对于不明原因所致的 卒中发病机制的认识,疾病的早期干预,诊断以及治疗。

原文出处:

Bum Joon Kim, MD; Hoyon Sohn, MD; Byung Joo Sun, MD; Jae-Kwan Song, MD; Dong-Wha Kang, MD; Jong S. Kim, MD; Sun U. Kwon, MD.Imaging Characteristics of Ischemic Strokes Related to Patent Foramen Ovale.Stroke.2013; 44: 3350-3356.doi: 10.1161/​TROKEAHA. 113.00245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080544, encodeId=a38d20805449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78e360426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卒中影像#</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6042, encryptionId=978e360426e, topicName=卒中影像)],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b70c362, createdName=jiadan198782, createdTime=Tue Nov 18 16:37:00 CST 2014, time=2014-11-18,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614228, encodeId=ccf116142284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64f9542612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房颤患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4261, encryptionId=64f95426122, topicName=房颤患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937e19519012, createdName=hittouch, createdTime=Sat Dec 07 05:37:00 CST 2013, time=2013-12-07, status=1, ipAttribution=)]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080544, encodeId=a38d20805449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78e360426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卒中影像#</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6042, encryptionId=978e360426e, topicName=卒中影像)],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b70c362, createdName=jiadan198782, createdTime=Tue Nov 18 16:37:00 CST 2014, time=2014-11-18,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614228, encodeId=ccf116142284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64f9542612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房颤患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4261, encryptionId=64f95426122, topicName=房颤患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937e19519012, createdName=hittouch, createdTime=Sat Dec 07 05:37:00 CST 2013, time=2013-12-07,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Stroke:出血性卒中与缺血性卒中相比预后短期差长期相当

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占卒中的绝大部分,但目前为止关于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的短期及长期功能预后的基于人群的研究数据很少。熟知卒中的自然史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对预后评价和资源的分配具有重要的意义。来自英国伦敦的Ajay Bhalla等医生通过卒中登记数据评价了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的自然史及预后情况,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3年6月27日的stroke杂志上,结果显示:出血性卒中相比缺血性卒中--

Stroke:卒中后姑息治疗的满意度很高

急性卒中患者的家庭接受姑息性治疗的满意度的决定因素还没有广泛研究过。为此,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神经内科的Dylan Blacquiere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3年7月2日的Stroke杂志上。研究结果显示:获得姑息治疗患者的家人对卒中后的姑息治疗总体上是很满意的。研究人员对缺血性卒中、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姑息性治疗患者的家庭进行调查。在患者死亡后4周,邀请他们的家人参加

Stroke:局限于岛叶的卒中不会引起前庭功能障碍

岛叶病灶影像表现 在之前的影像学研究中,后循环岛叶皮层被看作是前庭耳石产生感觉冲动的必需组分,是人类前庭皮质网络的核心区域。然而,尚不清楚局限于后循环岛叶皮层的病灶是否足够诱发前庭耳石的功能障碍。 为此,为了检验局限于岛叶皮层的病灶是否会出现前庭耳石功能障碍,德国Johannes Gutenberg大学医学中心神经科的Bernhard Baier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

Stroke:卒中当日平均收缩压升高与转归不佳相关

以色列一项研究表明,卒中当日由24小时血压监测(24H BPM)记录的平均收缩压升高与近期功能状态不佳和远期死亡率升高相关。论文于7月18日在线发表于《卒中》(Stroke)。 此项研究共纳入177例平均年龄为84±6岁的急性卒中患者。在入院时测定血压,并在24小时实施24H BPM。7天后依据改良Rankin量表评估功能状态,并于其后随访5年死亡率。 结果显示,7天后功能

Stroke:职业噪音暴露与卒中无关

研究要点: 探索职业性噪音暴露与卒中的关系。 该研究是队列研究。 结果显示职业性噪音暴露与卒中无关。 有研究发现小于60分贝的交通噪音与卒中风险增加相关。80-86分贝的职业性噪音与卒中风险是否相关尚不清楚。为此,丹麦Aarhus大学医院丹麦Ramazzini中心职业医学科的Zara A. Stokholm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3年8月29日的Stroke杂志上。

Stroke:收缩压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无性别差异

收缩压增高与心血管疾病相关性方面是否存在男女差异,文献报道的结果并不一致。为此,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全球健康乔治研究所的Sanne A.E. Peters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系统回顾与meta分析以比较收缩压与心血管风险之间性别特异性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2013年7月2日的Stroke杂志上。研究结果显示:收缩压增高是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男性和女性都是如此,没有存在性别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