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埃博拉疫苗获批进入临床

2014-12-20 MedSci MedSci原创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陈薇领衔的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的重组埃博拉疫苗,正式通过国家和军队联合评审,获得临床批件,将于本月开展人体试验。这是继美国和加拿大之后世界第三个进入临床试验的埃博拉疫苗,也是全球首个2014基因突变型埃博拉疫苗。据悉,今年西非埃博拉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倍奋、陈志南、徐建国等17位专家评审后认为,2014基因突变型埃博拉病毒是1976年以来发生变异速度最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陈薇领衔的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的重组埃博拉疫苗,正式通过国家和军队联合评审,获得临床批件,将于本月开展人体试验。这是继美国和加拿大之后世界第三个进入临床试验的埃博拉疫苗,也是全球首个2014基因突变型埃博拉疫苗。

据悉,今年西非埃博拉疫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倍奋、陈志南、徐建国等17位专家评审后认为,2014基因突变型埃博拉病毒是1976年以来发生变异速度最快的病毒,基因同源性为97.2%,且第一次离开非洲到达欧洲和美洲。军事医学科学院陈薇团队研发的疫苗不仅防控针对性强,而且是全球首创冻干粉剂型,37℃环境下可稳定存储2周以上,具备大规模生产条件,适合疫苗冷链条件难以保障的西非热带地区广泛使用,而国外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埃博拉疫苗均为1976基因型液体苗,需在-80℃条件下保存和运输。

军事医学科学院领导介绍说,陈薇团队在国内最早开展埃博拉疫苗研究,从2006年起相继获得863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和军队科研规划持续资助。今年西非埃博拉疫情爆发后,在总后勤部统一部署下,陈薇团队在长期从事1976基因型疫苗研究的基础上,启动2014基因突变型疫苗研究。总后卫生部会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启动应急机制,为推动2014基因突变型疫苗进入临床提供了有力保障。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460045, encodeId=667714600452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44f415583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埃博拉疫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1558, encryptionId=d44f415583a, topicName=埃博拉疫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78136234994, createdName=yourmama, createdTime=Mon Dec 22 11:38:00 CST 2014, time=2014-12-22,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日研究揭示H5N1致鸡迅速死亡之谜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公布研究成果说,他们发现了鸡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甲型H5N1病毒)后迅速死亡的部分机制,这一成果有助为多种感染性疾病开发新疗法。 京都府立大学教授塚本康浩率领的研究团队进行了这项研究。据介绍,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中,甲型H5N1病毒的毒性非常强,还能感染人类。一般来说,鸡感染这种病毒后,不像患上其他疾病那样逐渐衰弱,而是迅速死去。 研究小组在印度尼西亚利用鸡

中国赴塞医疗队治疗组:没时间去恐惧埃博拉

牟劲松是中国首批赴塞拉利昂医疗队治疗组组长,解放军302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副主任,进入塞拉利昂后入驻中塞友好医院救治当地埃博拉病人。今年4月份,西非国家大规模暴发埃博拉出血热疫情。据世卫组织12月初的数据,几内亚、利比亚和塞拉利昂的死亡人数已达6331人。 中国是最早派出医护人员队伍的国家之一。中方首批援塞队员已于11月16日回国,12月7日,62名医护人员全部通过医学观察

意研发出埃博拉快速检测设备

新华网罗马12月12日电(记者葛晨)意大利国家传染病研究所日前发表声明称,已研发出快速检测埃博拉病毒的便携设备,可在75分钟内检测出血液样本中是否存在埃博拉病毒。 这种设备由该研究所与意大利生物技术企业clonit、法国企业意法半导体有限公司合作研发,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即时聚合酶链式反应。这种设备灵敏度极高,即便是微量的人类血液经过多次稀释也能检测出所含病毒,而且能够早期甄别病毒,显著减少传

Nature:幸存者血液治疗埃博拉临床试验展开

埃博拉幸存者在幸存墙上的手印 近日,根据《华盛顿邮报》的报道,首个用埃博拉幸存者的血液来治疗埃博拉患者的临床试验在西非拉开序幕,其目的主要是来测试埃博拉幸存者向患者捐献血浆或血液的是否安全、有效的,并能够减少了疾病和死亡。采取这一疗法的理论依据是:幸存者体内的血液里可能已经存在埃博拉病毒的抗体,能够有效地对抗那些感染了病毒。 以血为药:古老理念的胜利 用幸存者的血

统计学家去利比里亚疫区 直面埃博拉

Hans Rosling 图片来源:DANIEL VAN MOLL/LAIF Hans Rosling是世界卫生界的名人,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全球健康部门前主任,其引人入胜的演讲让他成为TED演讲明星及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常客。但从 10月20日开始,他就占据了利比里亚健康和社会福利部的319房间,并与该国埃博拉疫情监控总指挥Luke Bawo一起工作。Rosling的工作

《时代》2014年风云人物:舍身抗埃博拉医护人员

据外媒报道,美国《时代》杂志10日公布,抗击埃博拉医疗勇士为2014年度风云人物。杂志表扬他们无比勇敢、牺牲自我,与历史上其中一种最致命的病毒抗争,为全世界争取更多时间提高防疫能力。 《时代》杂志表示,2014年埃博拉病毒疫情爆发,从尼日利亚、几内亚、塞拉利昂到尼日利亚、马里,再到西班牙、德国和美国,染病人数前所未见,冲击医护人员,第一时间点彻底摧毁原来就很脆弱的公共卫生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