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天 医生坚持沟通化解“不信任”坚冰

2017-02-14 丁好奇 环球医学

不信任是医患鸿沟。当患者不信任医生时,医生如何做好沟通,取得信任?武汉市中医医院汉阳院区肾病科主治医师彭斌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不信任是医患鸿沟。当患者不信任医生时,医生如何做好沟通,取得信任?武汉市中医医院汉阳院区肾病科主治医师彭斌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去年5月25日,段玉莲的丈夫王新华因心律不齐胸闷心慌,被送到武汉市中医医院抢救,当即被诊断为尿毒症,需要紧急透析,否则生命难保。可出乎意料的是,患者坚决拒绝配合,他固执地认为,透析毒性很大,自己还不到那一步。

彭斌得知患者的想法后,只能更换治疗方案,用中药进行保守治疗。半个月后,患者病情稳定下来。但是,这只是临时方案,要保命还是得透析,无奈王新华却始终不答应。为了躲避透析,他前后4次办理出院,每次都是难受得不行了,才被家人送来抢救。

彭斌很着急,于是想各种办法说服他。只要王新华住院,他就动员正在透析的患者将自己的治疗过程讲给王新华听,还拿出其他患者的检查数据,一点点分析,并经常在微信上给他发科普文章看。

就这样,彭斌坚持跟患者沟通了209天,王新华终于同意透析了。他告诉妻子,其实对透析自己还是不太懂,但看到彭医生对自己这么重视,他才愿意相信。

不幸的是,由于病情太重,王新华的身体每况愈下。去年12月26日,王新华再次病重住院。尽管医生积极抢救了一个星期,他最终还是抱憾离世。

最近,段玉莲赶到医院,为彭斌送锦旗。她激动地说:“新华一辈子就爱面子,他总说,以前去医院看病,医生只告诉他得了什么病,该怎么治,却很少详细解释。而你却坚持解释了半年多,感谢你让他在最后这段路上感受到了尊重,让他有尊严地离开。”

医患间信息不对称。医生从自我做起,学会智慧交流、理解患者,重视细节,提高诊疗效果,医患间的信任也会慢慢重建起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6430, encodeId=867b1e6430e4, content=沟通很重要,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img.medsci.cn/20220115/46bcf39c32de4aa6b45c5f9d66c8ee77/6cb4a20c55bb4b7691122f47747bfca2.jpg, createdBy=9dad1662329, createdName=1ddf0692m34(暂无匿称), createdTime=Thu Feb 16 12:01:56 CST 2017, time=2017-02-16,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6200, encodeId=89271e62001a, content=患者的误解哪里来的?医生在科普,一些记者却在误导。,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cacheapi.medsci.cn/resource/upload/20160616/IMG5762A3665DC7B3997.jpg, createdBy=df0a1649089, createdName=ys2323, createdTime=Wed Feb 15 07:45:17 CST 2017, time=2017-02-15,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7-02-16 1ddf0692m34(暂无匿称)

    沟通很重要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6430, encodeId=867b1e6430e4, content=沟通很重要,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img.medsci.cn/20220115/46bcf39c32de4aa6b45c5f9d66c8ee77/6cb4a20c55bb4b7691122f47747bfca2.jpg, createdBy=9dad1662329, createdName=1ddf0692m34(暂无匿称), createdTime=Thu Feb 16 12:01:56 CST 2017, time=2017-02-16,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76200, encodeId=89271e62001a, content=患者的误解哪里来的?医生在科普,一些记者却在误导。,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cacheapi.medsci.cn/resource/upload/20160616/IMG5762A3665DC7B3997.jpg, createdBy=df0a1649089, createdName=ys2323, createdTime=Wed Feb 15 07:45:17 CST 2017, time=2017-02-15,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7-02-15 ys2323

    患者的误解哪里来的?医生在科普,一些记者却在误导。

    0

相关资讯

Patient Educ Couns:多与医生聊一聊,减肥效果会更好

发表在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的一篇研究表明,参加减肥临床试验的肥胖者中,自诉咨询医生且获得支持的肥胖者减肥的效果比未咨询医生的肥胖者好,咨询过医生的肥胖者减轻的重量是未咨询医生的2倍多。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Wendy L. Bennett博士认为,医护人员的支持对减肥者至关重要。因此,未来可以考虑将医生合理指导纳入成功减肥指南中。病人和门诊或管床医生之

掌握这6种技巧,让你的医疗工作事半功倍!

导语:在医疗实践中,医护工作者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患者,针对不同患者,如何达到“看菜下筷”,掌握如下技巧至关重要。医患有效沟通是“沟”而能“通”的状态,良好的沟通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法宝。掌握不同患者的就医心态,是实现有效沟通的重要条件。医患有效沟通应掌握一个要求、两个技巧、三个掌握、四个留意、五个避免、六个方式这6种技巧。一个要求:对患方诚信、尊重、同情和富有耐心。两个技巧:(1)学会倾听。(2)关

收藏|处理科室关系的九条原则

每名医生的性格决定了其处理科室关系的方式和态度,有不同是正常的,这才让世界更丰富多彩。但处理科室人际关系是一门涉及现实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学问,处理科室关系的以下九条原则,值得收藏。一、礼而不扰处理科室人际关系的首要通则要讲一个“礼”字。荀子就称礼仪为学问之极、道德之顶峰。在民间则有“礼多人不怪”的说法。而现代行为学家洛伦兹则认为礼节是人类的“第二天性”,“好”的礼节是在科室内所时时遵从的特性,好的礼

患者得了癌症,你会怎么跟TA说?

一周前,我为一名上腹胀痛的患者做胃镜检查的时候,意外地发现胃窦大弯侧有一处粘膜充血水肿,虽然病变不大,但是通过NBI和靛胭脂染色,发觉这处胃粘膜恶变的可能性非常大,常规活检后,这名患者再次找到我。她手里拿着病检报告单,一见到我,顿时瘫坐在椅子上。“医生,这报告单上写的是……是癌……”患者支支吾吾,难以置信。“胃癌!”我看着自己亲自发的胃镜报告,斩钉截铁地说。“那怎么办啊,医生……”患者哇一声哭了出

各科医生对患者的神回复,太形象了!

医生在交代病情时,经常说得口干舌燥,患者却仍然一头雾水。没办法,医学术语太高深,患者听不明白是很正常的(咱医生还学了八、九年才搞明白个大概),但用什么方式能让患者快速明了自己所患疾病、快速理解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 “资深”医生的秘籍就是“打个比方”!我们来看看各科室都是怎么“打比方”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