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Wi-Fi:它可能让你的孩子生病

2015-05-12 佚名 生物探索

除非必要时使用,否则尽量关掉你的手机。当手机开着时,使它保持在飞行模式。不要将手机靠近婴儿,即使是在待机模式。六年前,Erica Mallery-Blythe博士搬到一个新地方,停止随身携带手机,放弃急诊医学工作,专注于研究由Wi-Fi、手机和其他无线设备发出的辐射,这是医学领域一项新的研究方向。她现在是英国为数不多的与射频辐射、电磁场(EMFs)辐射相关医疗问题的专业顾问之一。  “我在认识

除非必要时使用,否则尽量关掉你的手机。当手机开着时,使它保持在飞行模式。不要将手机靠近婴儿,即使是在待机模式。

六年前,Erica Mallery-Blythe博士搬到一个新地方,停止随身携带手机,放弃急诊医学工作,专注于研究由Wi-Fi、手机和其他无线设备发出的辐射,这是医学领域一项新的研究方向。她现在是英国为数不多的与射频辐射、电磁场(EMFs)辐射相关医疗问题的专业顾问之一。
  
“我在认识大部分人之前就开始使用无线设备了——我喜欢用它们。” Mallery-Blythe说。她走在高科技潮流前沿,早在1985年她年仅10岁的时候,就拥有了第一部手机。
  
“但当我开始阅读到关于电磁场辐射的研究文献时,答案出来了。”她做出决定,放弃了身边的无线电小玩意儿。“我不想承受那些仅仅因为图方便而给自己带来的风险。”
  
Wi-Fi担忧:它对儿童有怎样的风险?
  
Erica Mallery-Blythe对射频/电磁场辐射的研究兴趣始于2009年,当时她注意到一些疾病症状呈上升趋势,其中包括出现在年轻人身上的头痛、失眠、疲劳、心悸,甚至严重的脑肿瘤等,生育问题,早发性神经系统疾病(例如早发性阿尔茨海默症、自闭症)等。没有科学证据表明这些疾病与辐射有关,但不少科学家对此很关心,他们希望找到其中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Mallery-Blythe即是这些科学家中的一员。
  
近些年来,在教室里使用Wi-Fi、笔记本电脑、iPAD变得越来越普遍,有数百个家庭曾向Mallery-Blythe寻求帮助,他们认为自己面临着射频/电磁场辐射相关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Mallery-Blythe博士与学生讨论Wi-Fi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其中一个案例是,2011年,学生Jessica开始抱怨,她在学校头痛得厉害,并浑身无力,她的腿上也出现了皮疹。她父母说,从学校回来后,她看起来“简直是筋疲力尽”,特别是在周一。Jessica的父母很快在网上搜索,发现了一个论坛,其中不少帖子都是父母写的,他们抱怨安装Wi-Fi后孩子出现了类似的症状。
  
“我忽略了这些,那时候我们对Wi-Fi一无所知。” Jessica的父亲Paul Lewis说。“我们没想到她的学校会有这个。”
  
在那个学期过后,在一次家长晚聚会上,Paul Lewis在Jessica的课桌附近发现有一个Wi-Fi路由器。他还得知,星期一是每周全班用笔记本电脑上课的一天。
  
Lewis怀疑可能是Wi-Fi导致了Jessica头痛。他想了一些办法尝试说服学校使用网线代替Wi-Fi,甚至提出主动付钱给学校装网线。
  
但是校方指出,他们的Wi-Fi暴露程度在国际公认的标准之内,该标准2011年通过审议,现在仍然成立。“我们不认为针对射频的科学证据发生了转变,所以我们的立场仍然是PHC(英格兰公共健康)所看到的:没有理由显示Wi-Fi为什么不能继续在学校和其他地方使用。” PHC健康管理部门负责健康预防的 Simon Mann博士说。
  
“这只是没有累加起来。” Lewis说。现在Jessica在家里接受教育,因为当她接触到Wi-Fi时,症状就会出现。
  
今年2月,伦敦劳埃德保险公司通知学校,他们将不对因“电磁辐射、电磁、无线电波、噪音”等造成的伤害付责任保险,这意味着,学校将有可能为受此伤害的儿童和工作人员承担风险。
  
“政府希望校长们来决定风险和益处是否对等,这对我似乎是不公平的。” Mallery-Blythe说。“大多数老师甚至不知道RF目前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2B类致癌物质,这意味着它可能是一种人类致癌物。有大量已发表的文献记载了RF对多个生物系统的有害影响,但大多数人没有时间来阅读、消化和理解这一切。”
  
欧洲禁止在学校使用移动电话和无线网络
  
除了成立医师辐射与环境健康倡议组织(PHIRE)为医生提供实际情况报告及最佳健康实践建议外,Mallery-Blythe也积极与学校老师交流,向他们展示射频/电磁场辐射对健康的短期、长期影响的相关科学研究。
  
“人们认为他们的孩子是安全的,因为路由器离他们很远。或者我们不用担心手机,因为它也不挨着大脑。这是常识,但不幸的是我们现在知道这些并不完全正确。”她说。相比于身体其他脆弱的地方,大脑实际上被保护得更好。
  
PHE健康部门做的是不是太少了?“我认为PHE的主要问题是,它是自相矛盾的。” Mallery-Blythe说。
  
“他们已发出警告说16岁以下的孩子不准使用手机,除了接听必要的电话以外。但他们又都乐于支持一对一的iPad模式,尽管iPad与手机相比,具有相同甚至更高的电磁吸收率。”
  
瑞典卡罗琳学院的神经学家Olle Johansson教授说,把一部iPhone靠近一个婴儿头部,就好比是把几辆电动火车引擎靠近婴儿头部。他指出,电动火车引擎工作人员在瑞典可是拿着最高的职业暴露津贴。


Mallery-Blythe博士测试学校路由器的辐射水平
  
Johansson一直研究射频无线辐射的生物学效应,研究时间已经超过了30年。但他说,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已经“非常难以获得基金”。“由于该课题的重要性,我会说实际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与六十年代相比,我们目前生活环境里的射频/电磁场辐射超过当时的100亿倍。“如果这种环境是安全的,那我们在同行评议期刊第15000页到25000页上讨论的就都是错的。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我们只是想看到在一些地方实施预防措施,但是目前还没有。”
  
在家里怎样使用Wi-Fi?听听Erica Mallery-Blythe博士的建议
  
除非必要时使用,否则尽量关掉你的手机。当手机开着时,使它保持在飞行模式。不要将手机靠近婴儿,即使是在待机模式。


  
不要使用Wi-Fi上网。相反,使用以太网电缆,以及没有无线功能的路由器,或者禁用路由器无线功能。不要在你的电脑和平板上使用Wi-Fi。
  
用有线电话替换无绳座机。大多数无绳电话无论使用与否都会发出辐射。
  

WIFI是否真的会对人造成不良影响,甚至致病这个争议性话题,一直都是我们以及科学家们期望去找到答案的。

我们先做个百科

WI-FI属于非电离性辐射,什么叫做非电离性辐射呢,顾名思义,频率较低,粒子携带能量相对不大,不足以破坏分子化学构成。比如微波炉,当我们加热食物时,辐射的微波不足以改变食物的构成,但是也会带动加速构成食物最小粒子的运动,这样我们就会看到食物会变得更热,因为加速了食物最小粒子的运动,但食物还是原来的食物,并没有破坏构成。

非常巧的是,wifi和微波炉频率一模一样,因此人们不会担心wifi会造成辐射导致身体的变异,基因的突变这些严重的伤害,同时由于WI-FI辐射的功率比微波炉小得多得多,影响微乎其微,也不会察觉到受辐射物体的发热。
  
其实科学家几十年前就开始研究,做了很多实验,没有一例实验有足够的证据证明WI-FI的辐射可以带来任何身体上的生物学影响,但由于科学的严谨性,人的生命体是非常复杂的,同时为了合理利用免费电磁波频段的资源,政策制定者也规定了人体单位辐射的上限,自然也包括了WI-FI,欧盟的规定比较苛刻些,要求一般家用WI-FI的功率不高于50mw,日本是100mw,也即WI-FI专业人士所说的20dbm,我们国家并没有严格的强制标准,一般是按照100mw来执行。据雷锋网

以下向各位推荐一些相关的研究报道,有积极也有负面, 希望大家在看文献的同时注意比较研究的背景,切勿以偏概全。

国外新闻报道:Cellular Phones (源于一网友的推荐,非常感谢您的关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4155, encodeId=f12d2415505, content=还没有足够的证据验证二者的因果联系,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v1.0.0/img/user_icon.png, createdBy=ec8c108573, createdName=ktorresjie, createdTime=Tue May 19 23:03:00 CST 2015, time=2015-05-19,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3269, encodeId=30fc23269fd, content=好可怕啊!,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0620, createdName=yydlt, createdTime=Wed May 13 08:27:00 CST 2015, time=2015-05-13,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3270, encodeId=444e232e0d2, content=看来天天上网风险高啊!,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0620, createdName=yydlt, createdTime=Wed May 13 08:27:00 CST 2015, time=2015-05-13,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5-05-19 ktorresjie

    还没有足够的证据验证二者的因果联系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4155, encodeId=f12d2415505, content=还没有足够的证据验证二者的因果联系,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v1.0.0/img/user_icon.png, createdBy=ec8c108573, createdName=ktorresjie, createdTime=Tue May 19 23:03:00 CST 2015, time=2015-05-19,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3269, encodeId=30fc23269fd, content=好可怕啊!,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0620, createdName=yydlt, createdTime=Wed May 13 08:27:00 CST 2015, time=2015-05-13,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3270, encodeId=444e232e0d2, content=看来天天上网风险高啊!,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0620, createdName=yydlt, createdTime=Wed May 13 08:27:00 CST 2015, time=2015-05-13,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5-05-13 yydlt

    好可怕啊!

    0

  3.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4155, encodeId=f12d2415505, content=还没有足够的证据验证二者的因果联系,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v1.0.0/img/user_icon.png, createdBy=ec8c108573, createdName=ktorresjie, createdTime=Tue May 19 23:03:00 CST 2015, time=2015-05-19,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3269, encodeId=30fc23269fd, content=好可怕啊!,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0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0620, createdName=yydlt, createdTime=Wed May 13 08:27:00 CST 2015, time=2015-05-13,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3270, encodeId=444e232e0d2, content=看来天天上网风险高啊!,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0620, createdName=yydlt, createdTime=Wed May 13 08:27:00 CST 2015, time=2015-05-13,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5-05-13 yydlt

    看来天天上网风险高啊!

    0

相关资讯

BMJ:儿童和青少年期CT扫描辐射暴露增加患癌风险

儿童和青少年在接受诊断性计算机断层扫描( CT)暴露于低剂量电离辐射后是否会增加患癌风险?来自澳大利亚的流行病学者 Mathews等人以澳大利亚人口为基础的进行了数据链式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尽管CT扫描的终身风险目前还不能最终确定,但辐射是CT扫描暴露后癌症发病率的增加主要原因。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2013年5月的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CT扫描次数的增加对应癌症发病率的升高 研究者

锝危机或使大剂量辐射逼近癌症检查

锝短缺给医院带来的影响不亚于停电。没有人知道这次事件造成了多大程度的损失,但结果非常严重。 出于设备修理和维护原因,两个核研究反应堆于几年前关闭。这并不让人惊奇,半个世纪前类似的事情就发生过。但这些反应堆生产的恰好是世界上大部分的放射性示踪剂锝-99m,这种医用同位素被广泛用于心脏病和其他病症的扫描诊断、癌症检查和治疗。每天,医院利用锝-99m进行诊断性扫描的次数

STM:药物能治辐射伤害?

随着核能的开发,核辐射的危害也离大家越来越近,人暴露于高剂量辐射不仅会影响造血功能,也会引起一系列致命性的胃肠道损害,近日STM上的一篇文章表示,一种已经在临床试验中应用的药物能够帮助修复受到辐射的器官组织。那这项研究结果是否能用于癌症放疗患者呢?又是否能用来保护广大放射科医师呢? 也许有一天,药物可以拯救那些暴露于高剂量辐射的人,比如那些遭遇了核事故的人。 这是一种可以保护人们免受致

Radiology:影像检查?患者想要了解更多!

根据一项新发表在Radiology杂志上的研究结果,对于使用放射的医学影像信息的获取,病人的期望与当前临床实践之间似乎存在一个很大的差距。研究人员表示这些发现强调更好的医患沟通是当前医学进入一个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时代所必不可少的。近年来,不少媒体对使用电离辐射的检测的潜在风险进行了相关报道。然而,这种关于医学影像检查中电离辐射的损益却很少由临床医生来讨论和主持。新该项研究中,来自纽约Memor

JBJS am:暴露在辐射下 我们保护好自己了么?

背景:目前常规的术中透视抗辐射措施是铅围裙和铅围脖,然而最新数据显示,术者的眼和手的暴露情况较之前认为的更严重。本研究利用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模型,检测了:(1)术者模型眼、甲状腺、腹股沟和手等各部位的辐射暴露情况,(2)不同级别的防护措施减少辐射暴露的能力,(3)不同型号的透视设备与辐射量的关系。方法:将术者模型佩戴上抗辐射眼镜,围脖,围裙和手套。将一部分辐射剂量计放置在眼,甲状腺,胸,腹股沟和食指

医生潜在的职业病 您中枪了吗?

在大众眼里,医护人员应该是最健康的,因为医生受过专业教育而且拥有医院等便利条件,便于防治疾病。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于医生与病人及医药卫生设施和药物接触过密,在工作中需要经常接触各种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有害因素,加上医患关系日益紧张造成的精神压力,医生所面临的职业有害因素也是十分严重的。医生潜在的职业病风险,您了解吗?心脏介入医生:职业病风险触目惊心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近期报告,半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