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反复发作 是误诊还是另有隐情?

2017-09-27 张微微 戚晓昆 神经科少见病例

女12岁,临床表现为嗜睡、视力下降,精神差,恶心等,并且近3年来给予治疗后这些症状仍反复发作,因病情加重来院就诊。该患者为何经治疗后反复发作?

女12岁,临床表现为嗜睡、视力下降,精神差,恶心等,并且近3年来给予治疗后这些症状仍反复发作,因病情加重来院就诊。该患者为何经治疗后反复发作?

患者,女性,12岁,主因“反复嗜睡、视力下降3年,加重2天”入院。患者于2005年5月接种“乙型脑炎疫苗”10余天后出现乏力,随即相继出现频繁呕吐、低热、精神差、四肢无力、步态不稳等症状,在当地医院给予对症治疗4天后效果差(具体诊治不详),5月中旬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后转至北京某医院,脑MRI(图4.2‐1):左小脑半球、蚓部,双侧大脑半球脑实质,基底节,胼胝体内散在分布多发异常信号。脑脊液结果示:寡克隆区带(-),IgG鞘内合成率11.2mg/24h(参考值<7mg/24h),IgG指数0.54(参考值<0.7),BBB通透性13.2×10-3(参考值<7×10-3),血寡克隆区带(+),诊断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予丙种球蛋白、地塞米松等治疗1个月之久,症状明显好转后出院,出院后继续予口服激素治疗,于3个月后在激素减量过程中出现明显恶心、频繁呕吐,随即相继出现全身瘙痒、视力下降,于10月份时视力下降至仅有光感,就诊于北京某儿童医院,行腰穿、头颅磁共振和视觉诱发电位等检查,给予“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治疗后症状好转,于2006年1月在激素减量过程中再次出现皮肤瘙痒、精神差,嗜睡症状,随继发展为浅昏迷、左侧偏瘫,性格暴躁,听力和视力明显下降,再次予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同时肌内注射干扰素、口服环孢素,并辅以康复锻炼后,精神转好,左侧肢体渐渐好转,坚持应用干扰素达1年、环孢素半年。近3年来患者上述症状反复发作,2007年发作3次(图4.2‐2),期间出现尿潴留,口服硫唑嘌呤3个月余,症状有所控制。2008年3月份出现四肢不自主抖动、有麻木感,排尿困难,在我院激素治疗后好转出院。此次入院前2天患者再次出现头晕、步态不稳,入院查体:嗜睡,问话回答尚流利,视力,左:0.01右:0.04,眼底检查:双侧视乳头苍白,无水肿及出血,双视神经萎缩。视野粗测可,眼球向下活动能力差,其他方向活动尚可,余脑神经检查大致正常。四肢远、近端肌力5级,左侧肢体可见不自主运动,双侧指鼻试验欠稳准,双侧腱反射(++),未引出髌、踝阵挛。双侧Hoffmann征(-),双侧Babin ski、Chaddock征(-),颈软,Kernig征(-)。入院后头颅磁共振(图4.2‐3)提示:左侧小脑半球、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及中脑)、乳头体、丘脑、双侧大脑半球深部白质内(包括胼胝体)见多发片状的中等长T1、长T2信号,DWI呈等信号。双侧丘脑部分病灶呈长T1、长T2信号。边界模糊,无占位效应,矢状位部分病灶长轴垂直于侧脑室。大脑半球白质容积小,双侧脑室体后部较宽,中线结构无移位。脊髓磁共振(图4.2‐4)提示:颈、胸椎生理曲度正常,椎骨未见明确异常信号,各椎间盘信号基本正常。颈段及上胸段、近圆锥处脊髓明显肿胀,脊髓内有广泛的斑片状较长T2信号,T1WI信号改变不明显,分布于多个节段,部分互相融合。脑脊液结果示:淡红,微混,潘氏试验(+),细胞4200/mm;寡克隆区带(+),IgG鞘内合成率34.9mg/24h(参考值<7mg/24h),IgG指数0.76(参考值<0.7),BBB通透性8.7×


图4﹒2‐1 2005年5月头颅MRI


图4﹒2‐2 2007年7月脊髓MRI


图4﹒2‐3 2008年3月头颅MRI


图4﹒2‐4 2008年4月脊髓MRI

10-3(参考值<7×10-3)。NMO‐IgG血清学检测(+)。录像脑电图:正常范围。听觉诱发电位:正常。视觉诱发电位:符合球后视神经炎。治疗上给予丙种球蛋白及激素冲击后症状好转出院。

讨论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cute disseminated encephalo myeli tis,ADEM)是一组广泛累及脑和脊髓的急性脱髓鞘疾病。发病机制与病毒感染、疫苗接种及非特异性感染导致的免疫反应有关。目前尚无公认的ADEM诊断标准,国内吴国林等[1]提出的ADEM诊断要点为:①好发于青少年;②急性或亚急性起病;③出现脑和脊髓多灶性、弥散性损害症状和体征;④头MRI显示脑白质为主的多发性病灶;⑤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本例患者有明确的疫苗接种史,后呈爆发性病程,从磁共振表现上看,病变从大脑皮质下到脑干、脊髓均有受累,且为同一时相,临床表现与病损部位相符合,且脑脊液寡克隆区带为阴性,以上均提示该患者首次发病诊断应为ADEM,但后来患者症状反复发作,且病情表现多样,期间有缓解‐复发,在多家医院诊断为“多发性硬化(MS)”值得商榷。

MS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炎性脱髓鞘性疾病,但颅内脱髓鞘不等于MS,MS的诊断必须以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为基础;当临床证据尚不足以作出诊断时,应寻找其他亚临床的证据,如MRI、诱发电位[主要是视觉诱发电位(VEP)]、脑脊液的免疫球蛋白指数(IgG index)和寡克隆区带(OCB)IgG等。2006年改版的Wingerchuck NMO诊断标准[2]则更支持该患者复发病程为NMO的诊断。首先患者从VEP的检查看有明确的视神经炎表现,且脊髓病变亦与MS表现不相符(MS的脊髓损伤是不超过2个节段的[3],而该患者脊髓MRI异常信号延伸3个椎体节段以上,且病灶均为中心型病变),其次患者脑内病灶为同一时相的弥漫性损害,与MS相对独立的病变表现不一致,且依据MS的诊断标准缺少脑叶病灶,而NMO‐IgG血清学检测阳性亦是NMO的诊断支持条件[2],在MS中很少阳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该患者首次病程符合ADEM的典型表现,而几次的复发病程则更倾向NMO的诊断。在临床工作中只有熟练掌握各种脱髓鞘病的诊断标准,并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以及电生理、影像检查,才能对患者作出正确的诊断。

点评

1﹒ADEM发病年龄从幼儿到老年均可,但主要集中在儿童和青壮年。

2﹒ADEM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该患儿自9岁(3年前)始反复嗜睡、视力下降,病史询问除疫苗接种外还应注意呼吸道感染、出疹性疾病、腮腺炎、猩红热等病史。

3﹒ADE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变可以为大脑半球、脊髓、小脑、脑干等多部位受损,MRI对诊断有很重要的作用。

4﹒NMO应与MS鉴别诊断,因为NMO患者的NMO‐IgG血清阳性率较高,其脊髓病灶超过3个椎体长度的病例比例高。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48644, encodeId=d92224864423, content=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cdnapi.center.medsci.cn/medsci/head/2017/09/07/a9772c74ffd6edc03a7f9af07b4747f6.jpg, createdBy=b3722138742, createdName=sunfeifeiyang, createdTime=Fri Sep 29 00:24:27 CST 2017, time=2017-09-29,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48383, encodeId=033324838314, content=学习一下谢谢分享,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jW482SpianMayicTRbRZ5RzaiabIFicf63hKvVMjL6aJlx4yX4UcXmzX9DyibCRcicq0QtCRWMaQKh8MYjE1D3EKUBopgiaGWYuqbeR/0, createdBy=0c2b1999806, createdName=三生有幸9135, createdTime=Thu Sep 28 06:08:47 CST 2017, time=2017-09-28,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7-09-29 sunfeifeiyang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48644, encodeId=d92224864423, content=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7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cdnapi.center.medsci.cn/medsci/head/2017/09/07/a9772c74ffd6edc03a7f9af07b4747f6.jpg, createdBy=b3722138742, createdName=sunfeifeiyang, createdTime=Fri Sep 29 00:24:27 CST 2017, time=2017-09-29,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48383, encodeId=033324838314, content=学习一下谢谢分享,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jW482SpianMayicTRbRZ5RzaiabIFicf63hKvVMjL6aJlx4yX4UcXmzX9DyibCRcicq0QtCRWMaQKh8MYjE1D3EKUBopgiaGWYuqbeR/0, createdBy=0c2b1999806, createdName=三生有幸9135, createdTime=Thu Sep 28 06:08:47 CST 2017, time=2017-09-28,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7-09-28 三生有幸9135

    学习一下谢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PNAS:关于神经系统疾病机制的新见解!

致命的蜱传播病毒使用宿主神经元的运输系统移动其RNA,导致病毒的局部繁殖和严重的神经症状。

超越小型神经模型,建立标准大脑模型

国际脑实验室汇集了一批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神经生物学先驱科学家,仿照大型物理学项目探索一个单一行为。像物理学家们合作寻找新粒子一样,神经生物学科学家正在联手进行一个大规模项目。

Cell Stem Cell:科学家实现人类皮肤细胞向运动神经的定向分化

将人类成纤维细胞定向重编程为完全分化的神经元需要进行表观修饰和细胞转录状态的巨大改变。因此,诱导一个特定的染色质环境,使得我们可以得到特定的神经亚型,是细胞命运转化中的主要挑战。

Microbiome:肠道微生物“绑架”神经系统影响情绪!

情绪是人脑的高级功能,保证着有机体的生存和适应,对个体的学习、记忆、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情绪也是个体差异的来源,是许多个性特征和心理病理的关键成分。一直以来,情绪的研究都离不开大脑神经系统。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能够影响宿主的大脑和行为,甚至诱发精神疾患。

Nat Chem Biol:中国学者全新揭示神经性退行性疾病可能机制

复旦大学5日披露,该校生命科学学院鲁伯埙课题组利用点击化学与均相时间分辨荧光手段,从全新角度揭示了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可能机制。该发现不仅刷新了此前科学家对疾病机制的认识,还提供了治疗疾病的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最新的《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ChemicalBiology)。

AM J PSYCHIAT:儿童虐待史对脑部有持续性影响

虐待儿童会对其产生持久的毁灭性效果,大大增加其消极心理健康的风险,包括抑郁症和自杀。但是,至今为止,人们对这种高度脆弱性背后的神经生物学基础还知之甚少。研究人员猜测,应对儿童虐待,前额扣皮质中可能发生表观遗传,转录组学和细胞适应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