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千万别找这些“医生”看病,全国已有1.4万人受骗

2018-04-04 羽兮 基层医师公社

触目惊心!全国1.4万患者上当受骗,涉案团伙由几十人的“医生”团体组成。这个冒牌天团为了牟取暴利居然把二十几块钱的保健品卖到几百甚至上千元!

触目惊心!全国1.4万患者上当受骗,涉案团伙由几十人的“医生”团体组成。这个冒牌天团为了牟取暴利居然把二十几块钱的保健品卖到几百甚至上千元!



据央视4月2日新闻直播间栏目报道,近期黑龙江鹤岗警方端掉一个打着医院幌子实施网络诈骗的犯罪团伙。这起案件受害人多达1.4万余人,遍布全国各个省市地区,涉案金额已超过1300万元。网上销售包装成中药的保健品到底隐藏了什么猫腻,作案团伙又是用怎样的圈套诱导网友一步一步上当的,笔者现在就以受害人郑先生为例为大家说个明白:

STEP 1.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首先是搭建一个像样的网络平台,做几个浮夸的弹出广告向全网投放,开启愿者上钩模式。一旦网友有就诊需求的同时又正好看到江湖救急小广告,立马点击进入。

通过网站提供的对照表或者智能客服小助手自查以后,随即产生“没错啊,我就是这个症状”的内心独白,二话不说开启聊天模式做进一步咨询,这时候对话框那头的“医生”开始上线。完美,这笔买卖基本成功了一半。

“感觉这人真好,真是大夫!”这是郑先生做完咨询后的切身感受,这医生真是又专业服务态度又好。

STEP 2.证件齐全,大打正规牌

通过精准诊断先稳住患者以后,再亮证,掏出事先伪造好的工商、税务登记材料。看,证照齐全,我是合法经营!真真假假,患者不在现场怎么辨别,既然都这么诚意满满地主动出示了,十有八九应该是真的。

郑先生接到对方发来的各种证件拍摄照片,似乎又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先买个一疗程再说。于是,他又爽快地花500元买下第一批药。

STEP 3.没效果?那是你吃少了!

服用完一个疗程不见效怎么办?郑先生当时也很疑惑,咨询相关人员。答曰:一药一方,不退款,您这是吃少了,没效果!

好家伙,这个团伙用户心理学揣摩得相当透彻,完全是在放长线钓大鱼。于是,第二个疗程继续。这个疗程可不简单,药价翻了好几倍,一千八九。

吃完之后,郑先生还是觉得病情没有起色,这才恍然大悟,立马报警……

哪些人最容易上当?

犯罪团伙自称以治疗男科、鼻炎居多,面向全国进行诈骗,所谓的中药其实就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保健品,二十多元的市场售价,重新包装后冠以“胡氏中医堂”的名号就可以卖出几百甚至上千的天价。

据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交代,他们的目标群体大多数都是患有男科疾病的患者,这类患者一般不愿意去医院就诊,不愿意面对面交流病情。利用患者这样的心态实施作案,一坑一个准。

“特别想治病”“病情很严重”“年轻岁数小”“绝大多数是不好意思”,犯罪嫌疑人邹某用这几个词精准地描绘出客户画像。

男科疾病症状对照表

吃一堑长一智,笔者在这里提醒大家注意,如果发现身体有以下不适,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去医院检查。



注:以上表格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结果

即便是网上购买药品,也一定要认准正规厂家,核实准确信息(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查询栏进行核实),避免上当受骗。

这种套路让笔者想起了无论是某宝还是微信朋友圈里鱼龙混杂的一些所谓中医世家产品,类似减肥小药丸、补肾丸之类的被吹得神乎其神的东西,其外包装几乎没有任何批文和厂家信息,也没有确切的说明书,真实成分更是不得而知。即便是这样,依旧卖得火爆,甚至断货。

网络科技的发达为非法分子的猖狂提供了温床,不仅需要有关部门多加严查,还需要咱们医务工作者的正面引导,所有医务人员都应该提醒你身边的人,网上信息只能当作参考,要确诊用药还得去医院!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