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 Surg:医院水平影响结肠癌患者术后结局

2013-07-29 ecoliDH5 dxy

手术结局与患者和外科医师因素间存在关联。如果患者结局也受手术所在医院影响,那么就存在医院中心效应(HCE)。基于此种假设,美国马里兰大学的Zhiyuan. Zheng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针对I-III期老龄结肠癌患者,旨在考察医院水平变量对腹腔镜结肠切除术患者短期结局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发表于2013年6月28日在线出版的《外科学年鉴》(Annals of Surgery)杂志上。 研究

手术结局与患者和外科医师因素间存在关联。如果患者结局也受手术所在医院影响,那么就存在医院中心效应(HCE)。基于此种假设,美国马里兰大学的Zhiyuan. Zheng博士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针对I-III期老龄结肠癌患者,旨在考察医院水平变量对腹腔镜结肠切除术患者短期结局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发表于2013年6月28日在线出版的《外科学年鉴》(Annals of Surgery)杂志上。

研究人员通过监测、流行病学及最终结果(SEER)医保数据,对接受腹腔镜结肠切除治疗的I-III期结肠癌患者进行了甄别。通过多水平回归手段对潜在的HCE因素在住院时间(LOS)、30天再入院率及院内死亡率进行了考察,研究中对患者、外科医师及医院水平等特征进行了校正。为对HCE进行定量分析,该研究计算得到了LOS的中位瞬时速率比(MIRR),院内死亡率及30天再入院率的中位比值比(MOR)。对高容量/医科学校附属医院及结直肠外科医师进行了敏感度分析。

根据465家医院4617例患者进行的多水平分析结果,HCE在LOS及院内死亡率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但在30天再入院率方面则无显著性。敏感度分析证实了相关结论。在所有敏感度分析中,HCE均为LOS的显著因素,并且对于院内死亡率在高容量/医科学校附属医院方面也是一个显著因素。

研究人员最终认为,HCE对腹腔镜结肠切除术后LOS及院内死亡率产生影响,这一结论表明,医院选择是独立于其他混杂变量的患者结局影响因素。此外,降低与HCE相关的患者结局变量或可改善癌症治疗质量。

相关临床实践指南强调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原则,但肿瘤治疗中及相关健康结局的变异性表明,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循证治疗实践中,可能存在不一致之处。早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Wennberg和Gittelsohn就曾证明,可根据患者居住的地理区域展开治疗。此后,在治疗变量考察及根据患者居住或接受治疗地点对结局进行的考察方面,相关研究呈指数式增长。而正在逐步升温的研究领域是,收治医院与治疗结果和患者结局间的关系。医院中心效应(HCE)术语被用于描述健康结局变量,在对患者、医务人员及医院水平特征进行校正后,健康结局变量可直接归因于进行手术及其他干预手段的医院方面。HCE本身表明,即使在医院特征类似的医院见,患者手术结局仍可能存在差异。图1表明了HCE对接受腹腔镜结肠切除治疗的I-III期结肠癌患者的影响情况。按照腹腔镜结肠切除术进行医院对患者进行分组。经过对医院、医务人员及患者水平特征处理后发现,在腹腔镜结肠切除后,患者短期结局各异,这最终归因于手术进行医院因素。

在肿瘤治疗方面,尚待解决的医院水平变异实证日益增加。相关研究发现,医院间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变异性可作为改善治疗治疗的潜在靶点领域。业已证实,医院变量在泌尿道肿瘤及乳腺癌短期术后结局方面存在影响。然而,HCE对接受腹腔镜结肠切除治疗的I-III期结肠癌患者影响方面尚不明确。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至少在长期结局,如72个月时的总生存率方面,腹腔镜结肠切除不劣于开腹结肠切除。此外,此类临床试验还表明,一般而言,与传统的开腹结肠切除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在治疗I-III期结肠癌患者方面可取得较佳的短期结局,如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出血量,以及较短的首次排便时间等。尽管某些针对腹腔镜结肠切除的既往研究对医院及外科医师容量进行了校正,但尚未对HCE作为一个独立因素进行过考察。在本研究中,对短期结局院间变量反映HCE,而不仅如既往报告中所认为,仅反映医院/医务人员容量效应及患者和医务人员特征的可能性进行了考察。

Zheng Z, Hanna N, Onukwugha E, Bikov KA, Mullins CD.Hospital Center Effect for Laparoscopic Colectomy Among Elderly Stage I-III Colon Cancer Patients.Ann Surg. 2013 Jun 2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SCO2013:消化道肿瘤主要临床研究结果汇集

食管癌及胃癌 在英国进行的COUGAR-02随机、非盲、对照临床III期试验中,对多西他赛串联最佳支持治疗的方案给予了明确证实。 对于复发性食管胃交界腺癌西方患者群体,(BSC)可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疼痛评分,并维持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在患者总生存时间方 面,BSC联合多西他赛方案可延长至5.2个月,而单纯BSC方案仅为3.6个月,可相应降低33%的死亡风险(风险比

罗氏旗下阿瓦斯丁能延长晚期宫颈癌患者生存期

罗氏旗下阿瓦斯丁在一项后期临床试验中被加到化疗中时,能有助于延长晚期宫颈癌妇女的生存期,这可能为这款年销售额达几十亿美元药物增加另一适应症铺平了道路。研究人员说,这标志着第一项研究证实这款阻断肿瘤血管形成的药物能够延长患有妇科癌症妇女的生存期。 在这项有452名宫颈癌已经扩散或复发患者参与的临床试验中,那些接受阿瓦斯丁加化疗治疗的患者平均生存了17个月。而那些只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平均总生存期为1

PNAS:硫化氢是结肠癌代谢的关键因子

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样”气味的、刺激性和窒息性无色气体。过去的研究证实这种气体具有神经毒性作用,低浓度接触会对呼吸道和眼产生局部刺激,高浓度是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状态,损害心脏等多个器官,被视作是仅低于一氧化碳中毒,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的潜在危险因素之一。 然而,近日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部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臭气”是结肠癌代谢中的

ASCO 2013:头对头研究显示晚期结肠癌一线治疗西妥昔单抗优于贝伐单抗

       201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公布的一项德国III期临床试验表明,一线治疗转移结直肠癌使用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的一线治疗方案效果优越,而贝伐单抗可作为二线治疗。       这项名为FIRE-3III期临床试验提出,一线治疗转移结直肠癌使用西妥昔单抗(艾比特思)联合FOLFIRI化疗方

ASO:纤维蛋白原可作为结肠癌患者的预后指征

在2013年4月25日在线出版的《外科肿瘤学年鉴》(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杂志上,韩国国立癌症中心的Ji Won Park博士等人发文指出,一种感染指标-纤维蛋白原可作为结肠癌预后指征。包括全身性感染在内的宿主性因素可对结直肠癌结局产生影响。这项研究目的为,评价可作为感染缓解率指标的纤维蛋白原及感染相关评分对结肠癌的预后意义。 研究人员对非转移性结肠癌患者病历进

ADA 2013:ORIGIN研究揭示甘精胰岛素和二甲双胍不改变癌症发生风险

几项对理赔数据库的回顾性分析发现,胰岛素使用与癌症发生(CA)有关,二甲双胍可减少癌症发生。Louise Bordeleau博士在美国糖尿病学会2013年会上介绍了ORIGIN的研究结果,发现二甲双胍和甘精胰岛素对受试者的CA风险没有影响。 ORIGIN研究是一项国际性双盲随机2*2析因试验,对比在心血管(CV)风险较高的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DM)患者中,甘精胰岛素(来得时)或标准治疗与om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