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研究表明10E8可中和98%艾滋病毒

2012-11-23 Nature Nature

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Scripps研究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在感染了HIV-1病毒但能保持健康的个体人群中,发现了一种能至多中和98%艾滋病毒的抗体:10E8,这对于艾滋病疫苗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公布在Nature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NIH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免疫学家、艾滋病毒疫苗研究者Mark Connors博士,第一作者为黄镜河(Jinghe Huang,音译)和

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Scripps研究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在感染了HIV-1病毒但能保持健康的个体人群中,发现了一种能至多中和98%艾滋病毒的抗体:10E8,这对于艾滋病疫苗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公布在Nature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NIH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免疫学家、艾滋病毒疫苗研究者Mark Connors博士,第一作者为黄镜河(Jinghe Huang,音译)和 Gilad Ofek。

相比艾滋病流行的速度,艾滋病疫苗的研发速度是远远地脱节的,甚至有科学家认为人类也许永远也找不到艾滋病疫苗。2009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世界著名艾滋病研究专家大卫·巴尔迪摩教授发表演说,声称基于艾滋病病毒复杂的变异性,人类在25年内不可能找到人体免疫缺损病毒(HIV)的疫苗,“并且很有可能永远也找不到这种疫苗。”

但是随着艾滋病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也看到不少艾滋病疫苗研发的曙光,Connors博士研究组此前曾发现有些人对艾滋病有一种天生的免疫能力,他们能够控制艾滋病病毒侵入自己身体,原因他们体内有一种免疫细胞CD8+T淋巴细胞,而且这种细胞的作用方式使人具有特别强的免疫能力。

在此基础上,Connors博士收集了78位这样感染了HIV-1病毒,但是健康的个体样品,从中发现了一种新颖的中和抗体:10E8。这种抗体的作用范围广(能中和最多98%的检验病毒),作用强,如果在人体内注入这种抗体,也许就能使得正常人具有了抵抗艾滋病病毒入侵的特殊免疫力,就像这些感染后仍然健康的个体一样。

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抗体主要作用于HIV-1 gp41膜近侧区(membrane-proximal external region,MPER),与其它中和抗体相比不属于自体反应,也不与磷脂结合。gp41是艾滋病毒作用的关键跨膜蛋白,用于HIV-1包膜与靶细胞膜的融合过程,是理想的HIV-1融合抑制剂靶点,因此受到了科学家和疫苗制造公司的关注。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样品血清分析,证明了27%的样品中出现了MPER特异性抗体,8%出现了10E8样特异性。比较于其它MPER中和抗体,10E8不与磷脂结合,也不属于自体反应,只是结合在病毒包膜上。

研究人员分析了10E8与完整MPER结合复合物,发现其中10E8的结构显示了一个具有gp41脆弱性的保守点——一个gp41疏水性残基和一个关键的精氨酸或赖氨酸,这是HIV中和的一个重要目标抗原,对于试图用疫苗引出具有广泛中和作用的抗体的工作具有参考意义。

这并不是第一次报道的广谱抗体:去年Scripps研究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分离出了一组具有针对HIV的广谱中和活性的单克隆抗体,这些抗体能够识别病毒刺突上的新的糖基化表原(抗原决定基),而且其中一些的效能要比以前报告的抗体强十倍。

此前这一组研究人员也报道过两种可防止各种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与繁殖的中和抗体:“VRCO1”和“VRCO2”。

尽管患者可通过自身的免疫功能在体内造出防止感染的中和抗体,但由于HIV基因极易发生变异,因此中和抗体会立即失效。研究小组从已被HIV感染而并未发生症状的60岁男性血液中发现了可有效中和各种变异病毒的两种抗体。研究小组发现,该抗体可使约90%的变异病毒毒株失活。在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该中和抗体能结合任何突变病毒的共有部分。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879377, encodeId=c11118e93776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b2112532d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Nat#</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532, encryptionId=3b2112532d8, topicName=Na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2e6f107, createdName=liye789132251, createdTime=Fri Aug 16 22:56:00 CST 2013, time=2013-08-16,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3-08-16 liye789132251

相关资讯

Nat Methods:开发出可以进行癌症个体化临床试验的新技术

近日,研究者开发的一款可以观察细胞行为的工具为我们研究癌细胞如何对疗法产生反应提供了帮助和思路,而且可以帮助我们细化个体化癌症疗法。来自范德比尔特英格拉姆癌症中心的研究者揭示了埃罗替尼(erlotinib)可以以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突变为靶点来抑制癌症。这种药物可以促使癌细胞不进行分裂或者使其分裂的比率降下来。相关的研究成果刊登在了8月12日的国际杂志Nature Methods上。 在癌症个性化

Nature:心肌梗塞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6月27日,Nature杂志在线报道了心肌梗塞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的最新进展。 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过程中,髓样细胞使富含脂质的动脉壁斑块不稳定,并导致其破裂,从而引发心肌梗塞和中风。由于尚不清楚的原因,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幸存者具有高度复发风险。 本研究表明,缺血性损伤的系统性反应可加重慢性动脉粥样硬化。载脂蛋白E-/ -(Apoe-/-)小鼠心肌梗死或中风后,发生了更严重的,形态较大的动脉粥样

Nature:利用人工重构系统研究T细胞受体功能

6月27日,Nature杂志在线报道了,利用人工重建反应系统研究T细胞受体介导的T-细胞免疫反应的最新进展。 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由T细胞受体(TCR)与感染细胞表面的肽结合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pMHC)的相互作用发起。这种相互作用T细胞受体的触发细胞内磷酸化。但是因为T细胞受体缺乏激酶结构域,使得这种磷酸化的机制更加扑朔迷离。 本研究将T细胞受体及相关信号分子引入非免疫细胞中,由此在这些

Nature:高产作者与杂志编辑分享如何撰写论文

作者:Kendall Powell Mark Hauber的学生于2007年向Nature投稿,这是一篇关于捕食一种海鸟的论文,被拒。接着向《科学》杂志投稿,被拒。这位气馁的学生Matt Rayner建议向《Conservation Biology》投稿,这是该研究领域的二类期刊。但是Hauber因为经验丰富,认为这篇论文应该去投更好的杂志。他修改了少许内容,向级别更高的《Proceedings

Nature:自体免疫药物反应中的HLA目标

基于免疫的药物反应,如“阿巴卡韦超敏反应综合征”(AHS)和“卡马西平”-诱导的“Steven Johnson综合征”(SJS),已被与特定的“人白细胞抗原”(HLA)等位基因联系起来。 刊登在Nature上的文章中,作者介绍了一个机制,这些小分子药物通过该机制影响抗原呈现,进而影响T-细胞反应。通过以非共价方式与HLA-B*57:01的“抗原结合缝”相结合,“阿巴卡韦”诱导这个点的形状和化学性

Nature:揭示引发髓母细胞瘤的遗传突变

近日,来自斯坦福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常见的儿童脑瘤-髓母细胞瘤相关的基因突变,这就为相关的疾病治疗提供了一定的治疗建议,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 研究者Yoon表示,我们希望将髓母细胞瘤视为一种常见的疾病,而不是在分子水平来考虑如何治疗这种肿瘤。这种疾病起源于小脑,每年在美国影响很多儿童的健康,当前的疗法通过尽可能去除脑部的肿瘤来进行治疗,随后病人会进行发射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