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艾滋病入境限制致感染者暴增?实际是统计规则有大调整

2018-11-24 赵孟 胡丹萍 澎湃新闻

11月23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主任、研究员韩孟杰回答澎湃新闻提问时介绍,允许艾滋病感染者入境是在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目前全球有140多个国家都不限制感染者入境。近段时间,有关“艾滋病人数暴增,取消艾滋病入境限制是主因”的传言引发关注。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查询了近十年的公开数据,发现2011年到2012年,统计数据中的艾滋病发病数的确有过一次激

11月23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主任、研究员韩孟杰回答澎湃新闻提问时介绍,允许艾滋病感染者入境是在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目前全球有140多个国家都不限制感染者入境。

近段时间,有关“艾滋病人数暴增,取消艾滋病入境限制是主因”的传言引发关注。澎湃新闻查询了近十年的公开数据,发现2011年到2012年,统计数据中的艾滋病发病数的确有过一次激增,从2011年的2万多人,增加到2012年的4万多人。而在此前的2010年4月,中国取消了对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外国人的入境限制。

不过,原国家卫计委当时有专门的解释。

卫健委官网公布的《2012年度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在文末注释:2012年度对艾滋病统计规则进行调整,将过去历年累计报告的HIV感染者中于2012年转为艾滋病病人的,纳入当年新发生的艾滋病病例统计,即2012年的艾滋病病人数,包括当年新发现的艾滋病病人,和过去发现的HIV感染者当年转为病人两部分。

统计规则变化导致数据激增

澎湃新闻发现,标题为《中国艾滋病人数暴增,中国学者:非洲在华留学生滥交是主要原因……》的网文,早在2016年就出现在网络上,近期被一些自媒体重新发布后,由于该文将艾滋病感染人数增加的原因全部归结为“取消对入境人员的艾滋检查”,再次吸引大众关注。

公开信息显示,2010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实施细则》修改,取消对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外国人的入境限制,并限定禁止入境的患有精神病和肺结核病外国人的范围。

据新华社2010年4月的报道,国务院法制办负责人当时在回应舆论关切时称,随着对艾滋病、性病、麻风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步认识到,限制患有艾滋病、性病、麻风病的外国人入境的做法,对本国疾病防控工作的作用十分有限,反而屡次成为我举办各类国际活动的一个不便之处。为此,有必要修改这两个实施细则,取消相关入境限制的规定。

2018年11月23日,在国家卫健委新闻的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主任、研究员韩孟杰回答澎湃新闻提问时也介绍,允许艾滋病感染者入境是在国际上通行的做法,目前全球有140多个国家都不限制感染者入境。

来自国家卫健委网站的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2年,艾滋病的发病数和死亡数,出现明显激增,但并非由于放开艾滋病入境限制,而是由于统计规则调整。

原国家卫计委公布的《2012年度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中,2011年艾滋病发病数为20450例,死亡数为9224人;2012年艾滋病发病数为41929人,死亡数为11575人。相比之下,2012年统计数据中的艾滋病发病数,比上一年度大幅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艾滋病发病数为41929人中,包括“其中既往HIV转化病例”,为17894例。

《2012年度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在文末专门解释,2012年度对艾滋病统计规则进行调整,将过去历年累计报告的HIV感染者中于2012年转为艾滋病病人的,纳入当年新发生的艾滋病病例统计,即2012年的艾滋病病人数,包括当年新发现的艾滋病病人,和过去发现的HIV感染者当年转为病人两部分。

数据调整后,对累计报告发现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数据无影响,也不会影响到对疫情库中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防治管理和医疗服务。考虑到统计规则调整,过去发现的HIV感染者当年转为病人的数据,未纳入甲乙丙类总计、甲乙类传染病合计、艾滋病与前一年数据的比较。

近3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提高

2009年6月,原卫生部重启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发布,每月发布一次上月数据,次年初发布对上一年度数据总结。

2013年、2018年两次机构改革后,这一系列数据的发布并未中断。

从2009年至今的官方数据中,澎湃新闻发现,2009年开始,艾滋病的发病数和死亡数,逐年增加,且增加的总体趋势,有加速之势。

2009年,艾滋病的发病数为13281例,死亡6576人;2010年,艾滋病发病数为15982例,死亡7743人,发病数比前一年度增加近2701人,死亡数比上一年度增加近1167人。

到2017年,当年艾滋病的发病数上升为57149例,当年的死亡数为15251人。

截至2018年10月,全国艾滋病发病数为50260例,死亡数为14196人。全年发病数和死亡数,仍很有可能超过2017年。

此外,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近3年来艾滋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逐年提高。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全国艾滋病发病率分别为3.6940/10万、3.9656/10万和4.1450/10万,死亡率分别为0.9362/10万、1.028/10万和1.1053/10万。

疾控专家:发现感染者数量增加的主因是检测人数扩大

11月23日的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在回应“有媒体报道说我国艾滋病的疫情快速增长”的问题时,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研究员吴尊友说,我国大陆地区新诊断发现的感染者人数,从2013年的大概9万人,到2014年的10万人,2015年的11.5万、2016年的12.5万、2017年的13.5万,逐年在增多。每年存活的人数,过去五年,从43.7万到50万,57.7万、66.5万、75.9万,“给人的感觉好像这个数字在增加”。

他分析了这些数据产生的原因,第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扩大检测,检测人次数从2012年的1.0亿上升到2017年的2.0亿。吴尊友说,由于艾滋病感染者没有症状,“你不检查、不诊断就发现不了”,所以扩大检测人数是发现感染者数量增加最主要的原因。

其二是由于扩大治疗,更多的感染者获得治疗以后,病人的死亡在下降,存活在延长,使得感染的人数在增加。

吴尊友表示,扩大检测,发现了更多的感染者,治疗病人,病人活得更长,这应该是防治工作的成效。他强调,不会因为看到上述数据的增长就不再扩大检测,还要更多的去发现感染者、治疗感染者,保持艾滋病低流行。

第三个原因则是,每年还有30%左右的感染者没有被发现,这些没有被发现的感染者还在社会上继续传播。“我们对云南做了一些研究,从感染到发现平均要六年的时间,在这六年当中有一部分人又在继续传播着。”

吴尊友还特别提到了一组数据,用每年新发现的感染者除以每年的检测人数,也就是检测阳性率,这个数字呈现的是下降的趋势,从2008年的万分之12.5下降到2017年的万分之6.8。“如果只看这个比率的话,我们国家还是处在低流行的水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国家卫健委:我国艾滋病输血传播基本阻断

昨天,国家卫健委就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进展举行发布会。据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截至2018年底,我国估计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约125万。截至2018年9月底,全国报告存活感染者85万,死亡26.2万例。估计新发感染者每年8万例左右。全人群感染率约为9/万,参照国际标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艾滋病疫情处于低流行水平,但疫情分布不平衡。允许艾滋病感染者入境是全球通行做法此

我国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约125万,新发感染者每年8万例左右

北京青年报11月23日报道,23日上午,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国艾滋病的相关情况。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据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截至2018年底,我国估计存活艾滋病感染者约125万。截至2018年9月底,全国报告存活感染者85.0万,死亡26.2万例。估计新发感染者每年8万例左右。全人群感染率约为9.0/万,参照国际标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艾

多地医疗机构提供艾滋病检测服务 呼吁主动检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日在北京主办“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暨“全国艾滋病检测咨询月”启动仪式,会上发布了艾滋病检测核心知识。

Front Immunol:中科院广州生物院等在艾滋病疫苗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在艾滋病预防性疫苗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Immune protection of SIV challenge by PD-1 blockade during vaccination in rhesus monkeys”为题发表在国际免疫学术期刊Frontiers in Immunology。

治疗艾滋病,ViiV Healthcare公司的长效注射药物2期临床数据振奋人心

根据临床2期试验LATTE-2的长期数据显示,每八周或每四周注射一次cabotegravir和rilpivirine,显示出"病毒学应答率高,良好的长期耐久性和总体耐受性"。

西安杨森两款艾滋病创新药物恩临和普泽力宣布在华上市

强生公司在华制药子公司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今日宣布上市两款药物:恩临®和普泽力®,与其他抗HIV药物联合使用,用于治疗成年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 恩临®,即利匹韦林片,适用于治疗开始时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核糖核酸(HIV-1 RNA)低于或等于100,000拷贝/mL的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的初治患者(12岁及以上)。普泽力®,即达芦那韦考比司他片,适用于抗逆转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