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1型糖尿病的几点线索

2017-06-15 翁建平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中国有了较好的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数据,但是1型糖尿病(T1DM)无论是流行病学情况,还是遗传背景、免疫学特点都不是很清楚,本报告将为读者介绍未来T1DM研究可以开展的几条线索。

中国有了较好的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数据,但是1型糖尿病(T1DM)无论是流行病学情况,还是遗传背景、免疫学特点都不是很清楚,本报告将为读者介绍未来T1DM研究可以开展的几条线索。

01、中国T1DM流行病学数据和特点是什么?

多年来,我国及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均逐年上升。根据我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从1980年的0.7%上升到2011年的11.6%(宁光院士报道数据,样本为从全国抽样的共98658例成人数据)。T1DM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尤其在25岁以下人群中。根据2013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数据:全球约有79100名儿童被新诊断为T1DM,患病数每年增长近3%。全球0~14岁T1DM患儿总数为49.7万人,其中欧洲地区(26%)、北美和加勒比地区(22%)占比最高,西太平洋地区最低(6.5%)。中国2013年新诊断T1DM儿童发病率<1.5/10万,但该数据并不准确,需要更准确的T1DM数据。

(1)DIAMOND中国数据

世界卫生组织(WHO)进行的多国儿童糖尿病项目(DIAMOND)中国数据是近年来中国评估T1DM数据的主要来源。该数据回顾性登记了1988—1996年间新诊断为T1DM的15岁以下患儿,调查数据第一来源为省市的县区级及其以上具备诊断T1DM能力的医院主动上报病例数目,补充数据为学校入学体检,保险公司、妇幼保健网、卫生免疫站的数据。最终,该研究参与的城市共22个,得出的结果为:1988—1994年间,我国15岁以下儿童T1DM年发病率约为0.59/10万,是世界上15岁以下儿童T1DM发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约为北欧高加索人群的1/365,其中上海年发病率最高,为1.21/10万。但是该数据有一定的不足:首先覆盖人群年龄仅为15岁以下,其次该数据第一来源22个城市6年时间仅共登记853例新增T1DM病例,第二来源共登记367例,但其中重复登记337例,而且4个城市6年间仅登记了不超过10例。

(2)中国流行病学研究

此后,我国又进行了一系列临床调研。2013年北京儿童医院发布了1995—2010年新诊断住院病例数据,证实了T1DM发病率统计数据的完整性被低估。此外,覆盖全国14个中心的“基于医院未成年人糖尿病回顾性调查”,虽分析了我国儿童青少年的糖尿病疾病构成比,但是未涉及发病率情况。一项针对上海市1997—2011年间15岁以下T1DM患儿回顾性分析发现,1997—2011年间上海地区T1DM年发病率为3.1/10万。广东省T1DM转化医学研究是以广东人群为代表的中国T1DM登记注册研究,该研究从2010年8月开始,建立了覆盖广东全省105家医院、16个中心的T1DM登记、随访网络。

(3)中国T1DM登记管理项目研究

近年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中国T1DM登记管理项目研究,其目的包括:①通过回顾性调查,推算中国T1DM的年发病率;②了解中国T1DM患者的现状,包括代谢控制、急慢性并发症、治疗情况、生存寿命、医疗花费等,找出发病的危险因素和预后相关因素;③通过随访T1DM患者,探索中国T1DM的管理模式,提高医疗机构的T1DM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标准化教育管理方案,对患者实施医疗救助,避免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致死。该项目先选择了10个城市(沈阳、北京、上海、南京、济南、武汉、长沙、广州、成都、西安),后增加哈尔滨、银川、兰州3个城市,共涉及1.17亿人口,涵盖中国8%的人口数据。以已完成的广州地区数据为例,其数据完整性为99%,按全年龄段校正的T1DM年发病率为1.27/10万,发病高峰在5~15岁,全年龄段都有发病。在T1DM高发的10~14岁范围内,T1DM年发病率约为2.7/10万,是DIAMOND中国数据的4.6倍,根据我国南京地区的年增长率数据(2.81/10万),其增长幅度应更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1990年DIAMOND中国数据的T1DM发病率一定是被低估的。

02、我国现阶段到底有多少例T1DM患者?其临床表现有什么特征?

(1)我国 TIDM 患者数量

由于缺乏准确的覆盖全年龄段人群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迄今为止尚未有一本教科书或指南提出过我国 T1DM 患者的大概例数。《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 年版)》提到:在我国(糖尿病)患者群中,T1DM 约占5.00%,但这一数据也是来自国外流行病学研究和指南。如果按照这一比例,再结合我国现有约 9240 万例成年糖尿病患者(杨文英教授 2008 年流行病学数据),那么我国 T1DM的患者总人数高达约 462 万例。然而从临床实践和其他小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这一数据似乎是过高估计了我国T1DM 患者数量。综合 WHO DIAMOND 中国部分的研究结果(15 岁以下T1DM患者的年发病率大约 0.59/10 万)、中 国 0 ~ 1 4 岁人 口 总 数 、广 东 省 的 调查结果(15 岁以下发病的 T1DM病例仅占约 20%),并将该比例推广至全国,可得出我国每年新发 T1DM 例 数 约 为 6500 例。 尽管国内缺乏 T1DM 患者存活寿限的资料,但我们在临床上很少能见到病程超过30 年的T1DM 患者。那么,如果我们大胆地假定中国 T1DM 患者在发病后平均存活 20~30 年计算,那么当前我国T1DM 患者的总例数可能在 13 万~20 万,为保险起见我们可以将这个范围扩大到 10 万 ~30 万,其占比仍不到我国糖尿病总人数的0.3%。当然这一数字仅仅是非常粗略的推算,其准确性亟须进一步开展全国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以证实和明确。

(2)广东省 TIDM 患者的临床特征

根据广东省的流行病学特征数据(入组数据 3159 例)显示,广东省 15 岁以下 T1DM 发病比例为 19.27%;平均病程为 5.7 年;平均体质量指数为 19.86 kg/m2;以酮症酸重度为发病症状的比例高达 47.33%;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高发:17.48% 的 T1DM 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13.18% 的合并糖尿病视神经病变,16.37% 的合并糖尿病神经病变,是 T1DM 发病的特点之一。

03、中国与高加索人群遗传学、免疫学存在明显异质性

众所周知,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复合体,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组,是T1DM的主效遗传基因,可以出现在50%的家族性T1DM中。首先,中国人群HLA分布与西方不同,有研究显示,高加索人的HLADR3/4与胰岛素抗体和糖尿病风险成正相关,而HLA-DR3/4在中国人中不是常见主效基因。其次,抗体阳性率比西方人低,这可能与检测方法不准确,或存在中国人独有的抗体有关。

根据文献,T1DM是在遗传易感背景下,环境因素参与诱导的自身免疫疾病,DRB1-DQA1-DQB1单倍型表达的MHC-Ⅱ类分子可在抗原提呈细胞(APC)表面表达,参与抗原提呈并激活CD4+T细胞;而由T细胞介导的CD4+T细胞则可能对胰岛素β细胞的破坏起主导作用。同时,有研究发现,高加索人群携带T1DM高危易感HLA-Ⅱ类基因(DR4/DQ8、DR3)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对外周血前胰岛素原(PPI)肽段一定产生阳性γ-干扰素(INF-γ)反应(Th1表型),而且T1DM患者胰腺引流淋巴结T细胞或胰岛浸润T细胞克隆能特异性识别PPI肽段,其提呈受HLA-DR/DQ分子限制。因为中国T1DM患者临床特征有别于高加索人群,而且关于PPI特异性T细胞表型的研究极少。为此,翁建平教授团队开展了“探讨中国T1DM患者外周血PPI特异性T细胞表型”的研究。

该研究通过酶联免疫法斑点检测方法检测Th1特征性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F-γ)的分泌水平,来探讨T1DM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表型。但本研究现有数据发现,中国T1DM患者对PPI无明显INF-γ反应,与高加索人群研究有极大的差异,因此后续还需要数据,并且需结合中国T1DM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发现影响免疫学表型的因素。

小结

我国T1DM流行病学特征尚不明确,但近期中国T1DM糖尿病登记管理项目将首次提供我国T1DM全人群流行病学数据。值得期待的是,我国T1DM近年来开始被重视,国家也将T1DM纳入大病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并为其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通过近年来的研究,我们发现我国T1DM人群发病率、遗传学、免疫学均与欧洲人群存在明显异质性,还需结合中国T1DM流行病学数据及临床特征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1155, encodeId=f92f21115517, content=学习了,不错。,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mStl88fu4NcXNhUvfhzd2ecWbVSyib3MvRToSoqRXFNXPbiasJC8wQvDdPUN6KTJC3Tq1ic0g4pBicb360maicIHmE2h5HLxdG9cq/0, createdBy=c1072041940, createdName=健康人生, createdTime=Thu Jun 15 16:27:18 CST 2017, time=2017-06-15,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1138, encodeId=9fdd211138c8, content=不错的,学习了,谢谢分享!,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mStl88fu4NdqKgfW3nMpOkC3jXxiaW2po0PtglY5ZuVjERqKADW4HyMI8bcZXWlKgH7tEP9ULBoBzuQMibia4pr1s9rQPqLvqQJ/0, createdBy=e8c02060444, createdName=中医痴, createdTime=Thu Jun 15 14:40:19 CST 2017, time=2017-06-15,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7-06-15 健康人生

    学习了,不错。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1155, encodeId=f92f21115517, content=学习了,不错。,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mStl88fu4NcXNhUvfhzd2ecWbVSyib3MvRToSoqRXFNXPbiasJC8wQvDdPUN6KTJC3Tq1ic0g4pBicb360maicIHmE2h5HLxdG9cq/0, createdBy=c1072041940, createdName=健康人生, createdTime=Thu Jun 15 16:27:18 CST 2017, time=2017-06-15,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1138, encodeId=9fdd211138c8, content=不错的,学习了,谢谢分享!,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mStl88fu4NdqKgfW3nMpOkC3jXxiaW2po0PtglY5ZuVjERqKADW4HyMI8bcZXWlKgH7tEP9ULBoBzuQMibia4pr1s9rQPqLvqQJ/0, createdBy=e8c02060444, createdName=中医痴, createdTime=Thu Jun 15 14:40:19 CST 2017, time=2017-06-15,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7-06-15 中医痴

    不错的,学习了,谢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J IMMUNOL:1型糖尿病治疗新靶标

1型糖尿病患者受损的β细胞无法完成将葡萄糖运送至细胞的任务,使葡萄糖积聚在血液之中,如果不及时注射胰岛素,便会损伤神经、血管和体内器官。B淋巴细胞通过作为优先支持自身反应性致病性T细胞扩增的APC亚型在1型糖尿病(T1D)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因为其致病重要性的结果,B淋巴细胞靶向治疗已经作为潜在的T1D干预措施,并且具有广泛的前景。遗憾的是,迄今所测试的B淋巴细胞导向的T1D干预措施未能阻止β细胞死

JCEM:年龄和抗体类型对1型糖尿病进展的影响(从单一到多种自身抗体)

既往的研究已经证明胰岛自身抗体是1型糖尿病的标志物,在临床前阶段检测到的自身抗体数量的增加预示着显性疾病的进展。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年龄与胰岛抗体类型的对1型糖尿病患者从单一到多种自身抗体的进展的影响。研究人员在TrialNet途径预防研究中前瞻性地对994名糖耐量正常且有一个自身抗体阳性的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对参与者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IAA)、IA-2(IA

JCEM:非HL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有助于1型糖尿病预防试验的风险分层(TrialNet研究)

背景:近年来,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超过50个研究确定了非HL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1型糖尿病相关。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非HL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疾病进展风险的作用。研究设计与设置:TrialNet途径预防研究中1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体(Ab) 和1型糖尿病的发展。参与者:利用免疫芯片,研究人员在1061名自身抗体阳性的非西班牙裔白人中分析了53个与糖尿病的风险有关的非HLA基因单核苷

JCEM: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皮质骨缺损的研究

既往的研究发现骨折风险的增加与1型糖尿病(T1DM)之间的联系仍然无法由传统的危险因素来解释,如面积骨密度(aBMD)。然而,一些数据发现在T1DM患者中存在影响骨强度的其他决定因素,如体积骨密度(vBMD)和骨几何学。因此,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比较了成人T1DM患者的面积和体积骨骼参数及皮质骨几何学,通过性别和年龄匹配对照组。该研究是一项横断面研究,包括64名成人T1DM患者(38名男性,4

CLIN PHARMACOKINET:1型糖尿病患者速效型胰岛素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

速效胰岛素(速效天冬胰岛素)是一种新胰岛素门冬胰岛素(IAsp)制剂,它能够模拟内源性胰岛素快速释放。在六项临床药理学试验的汇总数据的事后分析中,研究人员比较了速效天冬胰岛素和IAsp的药理学特征。

J Immunol:科学家找到保护胰腺β细胞、预防1型糖尿病的方法!

杰克逊实验室,Cyteir治疗公司和合作机构的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来保护胰腺β细胞免受破坏——实现长期难以捉摸的目标,可能带来预防1型糖尿病(T1D)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