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癌症的“转折年”——解读《科学》杂志年度重要突破

2013-12-20 koo 生物360

这依然是一个“谈癌色变”的年代。但如果站在未来回望,也许 2013 年是人类与癌症斗争的“转折年”——至少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是这么认为的。这一全球权威科学期刊 19 日将癌症免疫疗法评为本年度最重要的科学突破。 这是对癌症免疫疗法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肯定。癌症免疫疗法采用了与传统疗法完全不同的治疗策略——它治疗的是免疫系统而非癌细胞自身,通过提高人体的免疫




这依然是一个“谈癌色变”的年代。但如果站在未来回望,也许 2013 年是人类与癌症斗争的“转折年”——至少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是这么认为的。这一全球权威科学期刊 19 日将癌症免疫疗法评为本年度最重要的科学突破。

这是对癌症免疫疗法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肯定。癌症免疫疗法采用了与传统疗法完全不同的治疗策略——它治疗的是免疫系统而非癌细胞自身,通过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来对抗癌症。事实上,这一疗法迄今只对某些癌症及少许患者有效,就连《科学》(Science)杂志内部也对选择癌症免疫疗法为年度头号突破存在争论。

“把一项只触及一小部分癌症患者、且只对他们中的部分人有效的策略评为突破,我们是不是不负责任?”《科学》(Science)杂志记者 Jennifer Couzin-Frankel 在一篇文章中反问道。然而,《科学》(Science)杂志最终还是认定癌症免疫疗法有资格接受这一荣誉。

癌症免疫疗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80 年代末。当时法国科学家詹姆斯·阿利森发现人体血液内的T细胞表面有一种叫做 CTLA-4 的分子,它会阻止T细胞全力攻击“入侵者”,起着类似刹车的作用。科学家开始思索:如果“阻击” CTLA-4 ,那么T细胞受到的束缚会不会被解除进而全力对抗癌细胞呢?直到近 10 年后的 1996 年,阿利森才利用小鼠实验证实了这一猜测。

2010 年公布的一项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接受 CTLA-4 抗体治疗的黑色素瘤患者平均存活 10 个月,寿命比没有接受这一治疗的患者延长了 4 个月,这是第一个可以延长黑色素瘤患者生存期的疗法,医学界为之震惊。

几乎与阿利森同时期,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本庶佑发现了T细胞上的另一个“刹车”分子—— PD-1。涉及该分子的首个临床试验 2006 年启动,从一小部分患者中得到的初步结果看,抗 PD-1 疗法具有令人兴奋的应用前景。

此外,一些癌症免疫疗法则涉及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 T 细胞,从而让它们更有效地攻击癌细胞。具有代表性的是嵌合抗原受体疗法,它已经成为众多临床试验尤其是白血病临床试验的研究方法,一些初步临床试验结果令人鼓舞。

当然,癌症免疫疗法毋庸置疑有着许多的不确定性,但正如《科学》(Science)杂志所言,它所展示的前景已经足够诱人。许多制药公司几年前还根本不考虑癌症免疫疗法,但现在都在这一领域大力投入。

原文出处:

Jennifer Couzin-Frankel. Cancer Immunotherapy. Science 20 December 2013; DOI:10.1126/science.342.6165.143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ell Cycle:抑癌基因在肥胖、糖尿病和癌症起重要作用

骨髓脂肪组织(Bone marrow adipose tissue, BMAT),不同于身体其它部位的脂肪,直到最近,它的一些功能才开始被研究。BMAT能调节骨髓干细胞小生境,起着能量存储和热产生的作用。BMAT也参与肥胖和骨质疏松症的发作。基于BMAT的重要功能,美国天普大学Sbarro癌症研究和分子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决定通过分析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家族——是细胞周期调

PLoS One:癌症与免疫细胞融合证据被发现 百年假说得验证

巨噬细胞通常是身体的保护者,负责吞噬病原体及清除死亡细胞及碎片。但根据12月15日在纽奥尔良市召开的美国细胞生物学会年会上呈送的一份报告,在某些情况下,癌细胞会与这些免疫细胞融合从而有可能变得更具危害。研究人员证实当将巨噬细胞与小鼠结肠癌细胞共同培养时它们会自发性地融合,相比于普通的癌细胞杂交细胞生长发生改变,这促使研究人员猜测杂交有可能推动了癌症进程。 米兰大学Hu

Nature:致癌突变的双向效应

日前,来自密西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在《自然》(Nature)杂志上报告称,他们发现:在造血干细胞中推动增殖的突变往往会导致其丧失干细胞特性。然而一种常见的致癌突变似乎同时促进了干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原文下载】 当干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它可以生成分化细胞或是自我更新产生更多的干细胞。由于研究者们认为干细胞是许多癌症类型的起源细胞,了解这一决策的控制者成为干细胞和癌症研

PNAS :新研究推翻癌症“雪崩效应”理论

癌症“雪崩效应”理论是指,细胞中染色体数的改变,引发如雪崩一般的大量突变,最终将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现在,来自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推翻了“雪崩效应”理论,他们指出,这一错误的理论会将科学家带进迷宫之中。【原文下载】DNA 突变会使细胞分裂脱离控制,从而引起癌症。在一些常见肿瘤的细胞中,往往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的异常。例如在大肠癌中,癌细胞可以拥有一百多个染色体,而正常

电子鼻“嗅出”癌症

费城一个实验室的工作台上,安放着个特别的小盒子,它的内表面上排布着几乎微不可见的纳米管和黄金,一根透明的塑料管从中穿过,在末端还具有一簇突出的针状物,每根针状物上都伸出红色或蓝色的导线。当空气从塑料管中吹拂向纳米管时,便会有电子信号沿着导线从盒子中涌出。整个装置被放置在一小瓶血液的附近,通过塑料管“嗅探”小瓶上方的空气。 这个小盒子叫做电子鼻,是莫奈尔化学感觉中心

Nature:揭示“癌症之王”胰腺癌的抑制开关

日前,来自英国比森癌症研究所(Beatso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的研究人员发现,肿瘤抑制蛋白 p53 蛋白的状态决定了抑制细胞自噬信号通路是促进或是抑制小鼠体内的胰腺癌。这一研究发现为临床自噬抑制剂试验提供了一个警示故事。自噬是细胞吞噬自身,降解和回收细胞质蛋白及细胞器的一个基本过程。这一信号通路在响应各种形式压力促进细胞内稳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