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 2014:GEP-NENs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流程

2014-09-18 佚名 CSCO

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是一组具有遗传异质性、有时能产生肽类物质导致一些典型内分泌综合征的肿瘤。根据其胚胎起源,NENs 一般被分为前肠(胸腺、食道、肺、胃、胰腺、十二指肠)、中肠(回肠、阑尾、盲肠、升结肠)和后肠(远端大肠和直肠)肿瘤。其中,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s)最为常见,约占3/4。GEP-NENs临床表现各异,最初的症状通常并不特异,比如腹泻、头面部和躯干部皮肤潮红、

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是一组具有遗传异质性、有时能产生肽类物质导致一些典型内分泌综合征的肿瘤。根据其胚胎起源,NENs 一般被分为前肠(胸腺、食道、肺、胃、胰腺、十二指肠)、中肠(回肠、阑尾、盲肠、升结肠)和后肠(远端大肠和直肠)肿瘤。其中,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s)最为常见,约占3/4。GEP-NENs临床表现各异,最初的症状通常并不特异,比如腹泻、头面部和躯干部皮肤潮红、腹部疼痛等,易被误诊为其他病变。有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GEP-NENs患者诊断时已处于晚期,65%的转移患者生存期不超过5年。因此早期诊断对于GEP-NENs患者争取生存时间至关重要。根据NENETs专家共识,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流程包括提示NENs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基因检测、影像学检查、组织学诊断等方面。

1、临床表现

GEP-NENs可按临床症状分为两类:一种是因某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异常分泌,导致患者具有功能性症状表现的GEP-NENs;另一种是和功能性症状表现无关的GEP-NENs(通常被称为非功能性GEP-NENs)。这种划分对认识此类肿瘤的临床表现及诊治均十分重要。其中,功能性GEP-NENs包括胰岛素瘤、胃泌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VIP瘤)、生长抑素瘤、胰高血糖素瘤、生长激素释放因子瘤、胰多肽瘤,以及一些导致类癌症状的NEN、导致血钙过多的NEN,其他还有异常分泌黄体类激素、凝乳酶或促红细胞生成素等非常罕见的NEN。功能性GEP-NENs和非功能性GEP-NENs通常还会分泌其他物质(嗜铬粒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亚基、神经降压素、饥饿激素),但这些物质并不会引发特定的激素综合征。各部位GEP-NENs的临床表现与激素之间的关系见表1。

胰岛素瘤  其临床症状与肿瘤细胞分泌过量的胰岛素相关,特征性表现是神经性低血糖症,常见于清晨或运动后,其他还有视物模糊,精神异常等表现。

胃泌素瘤  常表现为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卓-艾综合征),腹痛腹泻常见,呈间歇性腹泻,常为脂肪痢,也可有反复发作的消化性溃疡。

VIP瘤  典型症状是水泻伴低血钾胃液缺乏(WDHA)综合征或Verner-Morrison综合征,即胰性霍乱综合征,表现为水样腹泻、低钾血症、胃酸缺乏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生长抑素瘤  可能同时存在糖尿病、胆石症、脂肪泻这三联症表现,以及消化不良、胃酸过少、体重下降、腹痛或腹部肿块等症状。

胰高血糖素瘤  常伴有过量的胰高血糖素分泌,典型表现是坏死性游走性红斑伴有贫血以及血小板减少,大约半数患者可有中度糖尿病表现,还可能有痛性红舌、口唇干裂、静脉血栓、肠梗阻及便秘等表现。

生长激素释放因子瘤  这种罕见肿瘤的特征为 :仅分泌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RF)或同时分泌其它活性肽,从而导致肢端肥大的症状和体症。

胰多肽瘤  本病的临床表现有腹痛、体重减轻、腹泻、肝肿大、腹部肿块、皮肤红斑、腹水等,这些表现与肿瘤的恶变、压迫和转移有关。有些亦可表现为WDHA样症候群。

类癌综合征  突发性或持续性头面部、躯干部皮肤潮红,可因酒精、剧烈活动、精神压力或进食含3-对羟基苯胺的食物如巧克力、香蕉等诱发;轻度或中度的腹泻,腹泻并不一定和皮肤潮红同时存在,可能与肠蠕动增加有关,可伴有腹痛;类癌相关心脏疾病,如肺动脉狭窄、三尖瓣关闭不全等;其他症状如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症、糙皮病等,偶见皮炎、痴呆和腹泻三联征。

2、生化指标

除上述典型临床表现外,GEP-NET的诊断非常倚重患者血液或尿液的生化标志物。一些标志物只在某些特殊类型肿瘤中表达,如对于VIP瘤、胰高血糖素瘤、生长抑素瘤和胰多肽瘤,它们的生化指标分别为 VIP、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和胰多肽。而另一些标志物如嗜铬粒蛋白A(Chromogranin A,CgA)、5-羟吲哚乙酸(5-HIAA)等生物指标因广泛存在于GEP-NENs而成为共同标志物。

嗜铬粒蛋白A(chromogranin a,CgA)

CgA是一种 49-kd的酸性多肽,广泛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分泌颗粒中。超过60%的GEP-NENs患者出现循环血CgA上升,甚至升高300多倍。通过CgA诊断GEP-NEN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70%~95%。但在有些情况下CgA可不升高,如几乎所有的阑尾的NENs、大约3/4的胰岛素瘤以及相当一部分的十二指肠、直肠NENs或者分化差的NENs,导致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循环血中CgA不仅可作为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GEP-NENs肿瘤标志物,对于监测肿瘤和判断预后亦有很大作用。经手术治疗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循环血CgA水平降低,提示CgA水平可能与肿瘤负荷有关。尽管CgA在诊断GEP-NENs方面有巨大优势,在选择血浆CgA检测方法及结果解读时仍需特别谨慎。生长抑素类似物可影响血浆CgA水平,因此,对于长期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的患者,应在注射后相同的时间间隔检测CgA的水平。对于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肾功能不全、肝功能衰竭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存在CgA 水平假性升高的现象。胰抑素(pancreastatin)是CgA和嗜铬粒蛋白B(CgB)的衍生物,其水平不受上述因素影响,且CgB水平在某些CgB正常的GEP-NENs患者中也可升高,而胰抑素水平仅在肿瘤发生转移时升高。所以可联合检测胰抑素、CgA与CgB这三种因子,以提高GEP-NENs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5-羟吲哚乙酸(5-HIAA)

5-羟色胺(5-HT)主要由起源于肠嗜铬细胞的神经内分泌肿瘤释放,可引起类癌综合征等相关症状。由于血浆 5-HT水平因白天患者的活动量和精神压力的不同可发生较大变化,因此5-HIAA作为5-HT的代谢产物,其24小时尿液水平对诊断GEP-NENs更具意义。据报道24小时尿液5-HIAA检测特异性高达98%,但许多食物和药物会影响5-HIAA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指标作为诊断或筛选的依据。如食用香蕉、猕猴桃、菠萝等后5-HT浓度将大幅度升高;此外能升高5-HIAA水平的药物有退热冰、利血平、格利西力和美索巴莫;而氯普鲁马嗪、肝素、丙米嗪、异烟肼、左旋多巴等则可降低5-HIAA水平。

其他神经内分泌因子

其他可测量的神经内分泌因子还包括胰多肽(P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5-羟色氨酸(5-HTP)等。 胰多肽在超过50%的胰腺NENs和大约30%的胃肠NENs患者中明显增多,且即使CgA和CgB均正常时仍可出现明显异常。烯醇化酶(enolase)是参与糖酵解的关键酶,主要在肝脏代谢,由α、β、γ三种亚基以二聚体形式组成5种同工酶,其中γγ型特异性地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中,称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末梢神经也含有,但以中枢神经含量最丰富。当来源于神经和神经内分泌的肿瘤细胞解体时酶释放入血,可作为神经内分泌肿瘤、肺小细胞癌、神经母细胞瘤的标志物,用于诊断和治疗监测。来自神经内分泌的肿瘤如胰岛细胞瘤、胰高糖素瘤、胃泌素瘤、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等NSE的阳性率为10%~50%。

检查生物标志的基本原则是,尽量找到某些未确诊患者升高的生物标志,并长期跟踪这些指标,但不需要每次就诊时都检查所有的生物指标。表2列出了不同部位肿瘤与生化指标特异性的关系。


3、基因检测

GEP-NENs的遗传学基础尚不清楚。胰腺NEN可以是偶发性疾病,也常见于某些遗传性疾病患者,如Ⅰ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MEN-1)、希佩尔-林道(VHL)综合征、Ⅰ型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NF-1)及结节性硬化(TSC)等。这些都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中MENⅠ是胰腺NENs患者中最常见的遗传性疾病。

MEN-1  Ⅰ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典型的临床症状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胰腺内分泌肿瘤以及垂体瘤。MEN1基因是Ⅰ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的易感基因,人类MEN1基因是抑癌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1q13,在转录调控细胞分裂及增殖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已在多种散发性GEP-NENs中发现MEN1基因杂合位点的缺失,提示MEN1基因缺失或失活可能与GEP-NENs的肿瘤发生相关,但具体机制不明。

VHL  希佩尔-林道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典型临床表现包括血管瘤、嗜铬细胞瘤、肾细胞癌、胰腺肿瘤等。其中大约10%~20%的患者表现为胰腺NENs。该疾病是由定位于染色体3p的VHL基因发生杂合性缺失突变所致,突变后导致VHL/HIF途径改变,参与早期胰腺NENs的发生。

NF-1和TSC  Ⅰ型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及结节性硬化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表现为胰腺或十二指肠生长抑素瘤或非功能性的GEP-NENs,分别由定位于染色体17q11.2、9q34/16p13.3上的抑癌基因NF-1、TSC-1/TSC-2缺失突变所致。NF-1表达产物神经纤维瘤蛋白可通过mTOR调控TSC-1/TSC-2蛋白表达,NF-1失活导致mTOR活化并促进肿瘤进展。

虽有少量家族聚集性中肠NENs的报道,但尚未发现与中肠 NENs 发生相关的遗传性疾病。在对散发的中肠NENs病例的几项研究均提示存在染色体18等位基因的缺失。此外研究发现中肠NENs具有广泛的低甲基化,提示表观遗传学调控可能与中肠NENs发病有关。

4、影像学检查

影像检查常用于 GEP-NENs 的初始诊断和后期的病情监测。初始的目的包括鉴别原发肿瘤、评估疾病的范围和制定治疗计划。后期的影像检查目的主要是手术后、或治疗后疾病稳定期的监测,或评估治疗后的疗效。常用的成像方法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生长抑素受体闪烁成像(SSRS)、123I 间碘苄胍(123I MIBG)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PET/CT、融合PET/CT的SSRS以及小肠造影、超声内镜(EUS)等。由于GEP-NENs患者往往没有特异的临床症状,所以初诊时往往并不会进行上述的特异性检查。但是一旦临床怀疑此类疾病,就需要进行这些更有针对性的成像方法。

CT  CT是诊断GEP-NENs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显示原发肿瘤、淋巴结转移及腹腔脏器侵犯方面优势明显。研究发现多层螺旋CT(MDCT)增强扫描检出胰腺NENs的灵敏度高达94.4%,联合超声内镜的检查灵敏度可达100%。

MRI  MRI对于胰腺和肝脏等固定脏器NENs的检测率分别为74%~94%和82%~95%,均优于CT。MRI有助于CT较难定性的肝脏转移性NENs定性诊断。MRI受运动伪影的影响对胃肠NENs检测率低于CT,但对于位置较固定的直肠NENs,则可很好地显示病变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有研究显示表观扩散系数值(ADC)在鉴别肝转移性NENs、血管瘤和肝细胞肝癌方面极有价值。且肝转移性NENs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后ADC下降,提示其在治疗疗效监测方面亦有作用。

PET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功能显像是一种基于肿瘤代谢活性的影像学技术,常常采用多种放射性底物进行检测。在我国最常用的是18F-FDG PET,但大多数GEP-NENs分化良好且生长缓慢,它们的糖代谢水平通常很低,因而18F-FDG PET难以显示,但对于快速生长或侵袭性强的GEP-NENs,PET能显示较高的FDG摄取,且FDG摄取越高、预后越差。

SSRS  检查广泛播散的转移性NENs的最敏感的成像方法是SSRS。SSRS基础是GEP-NENs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生长抑素受体(SSTRs),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生长抑素类似物可特异地结合SSTRs从而使肿瘤成像。目前SSRS检出原发肿瘤的灵敏度为61%~96%,将SSRS与PET/CT、SPECT/CT等核素显像技术结合,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可进一步提高。但是,SSRS对转移性胰岛瘤的敏感度较低,因为只有40%~50%的胰腺NENs表达SSRS所需的2型生长抑素受体(SSTR-2)。近期对胰高血糖素受体成像研究发现,当还未识别出胰岛瘤时,胰高血糖素受体成像有可能取代生长抑素受体成像,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内镜  胃肠镜检查及活检是发现和诊断NENs的重要手段。如果怀疑是肠道NENs,钡餐造影或内镜检查对定位原发性肿瘤的作用可能不大。胶囊内镜和双气囊推挽式肠镜则有助于诊断中肠的 NENs。

5、组织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是GEP-NENs诊断的金标准。GEP-NENs的分级依据组织学分化程度和增殖活性,增殖活性的分级推荐采用核分裂象数和(或)Ki-67指数两项指标。WHO于2010年发布了NENs分级标准,共分为3级: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NEN G1(核分裂象<2个/10高倍视野[HPF],Ki-67指数<2%)、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NEN G2(核分裂象2~20个/10 HPF,Ki-67指数3%~20%)、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NEC G3(核分裂象>20个/10 HPF,Ki-67指数>20%)及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法国研究者于2010年启动了一项为期1年的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PRONET研究),研究提示存在高分化的G3 NET,此类NET在治疗及预后均明显优于低分化NEC G3。据此我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专家组于2013年发布了诊断共识更新。在2013版《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学诊断共识》中提出高增殖活性NET的概念,将形态学不符合低分化NEC、分化良好,而Ki67指数超过20%(一般不超过60%)的NEN命名为“高增殖活性的NET”,以区别于NEC G3。此外,目前Ki-67指数2%和20%分别是区分G1和G2、G2和G3的临界值,但是有部分研究结果对此分级方法提出了质疑,因此新版共识建议在病理诊断报告中必须包括Ki-67阳性细胞的具体百分比。

结束语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提高、社会经济发展以及诊断技术(分子标志物、基因诊断、影像学等)的不断进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GEP-NENs患者能早期发现和确诊。鉴于GEP-NENs的发生机制尚未阐明、临床表现各异等难题,如何提高GEP-NENs诊断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仍需多方面探索及经验总结。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SCO 2014:IASLC和CSCO间合作机会很多

IASLC-CSCO联合论坛 主题:肺癌(9月18日14:30~18:00,1层1D会议室)         FredR.Hirsch教授 (IASLC-CSCO联合论坛外方主席) IASLC是一个国际学术组织,旨在通过向医生传播肺癌的科学发展知识,促进全球合作。因此,与CSCO的合作十分重要,也是我作为IAS

CSCO 2014:吴一龙:六大亮点凸显特色

今年CSCO年会在6大方面有了重要突破——国际化色彩突出、将首日开幕式改为第2日全体大会、专场专人负责、注重临床实用性、注重前沿与挑战、由学会来主导卫星会的设置等。不过这些都是新尝试,尚处在摸索阶段。希望在大家的反馈基础上,未来能将CSCO年会办得更好,更受大家的喜爱。 亮点1国际色彩突出 ——今年最大特色:希望能以国际视野来推动中国临床肿瘤学的飞速发展 今年CSCO年会主题是“提升规范水平,

CSCO 2014:局部进展期胃癌外科治疗策略的共识与争议

局部进展期胃癌在我国胃癌患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导致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长期低迷的重要原因。局部进展期胃癌虽然有R0切除的可能,但术后复发风险较高,因此,一直是胃癌临床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中国医大附属一院肿瘤外科统计1991年1月至2005年12月的15年间手术治疗的局部进展期胃癌(T3,T4,和/或N+)共974例,其中行R0根治术724例(74.3%),术后5年总生存率为40.1%。远低于早

CSCO 2014:5个联合专场,百余位国际学者

1、提升规范水平,拓展国际视野 今年CSCO年会的主题是“提升规范水平,拓展国际视野”,尤其是后者,我们希望能以国际视野来推动中国临床肿瘤学往前飞速发展。因此,今年我们加重了“国际化”的笔墨。这也成为今年CSCO年会的最大特色——仅国际专家人数就已经突破了100人,这也使CSCO年会邀请的国外专家人数创下历史新高。 2、与国际影响力较大的临床肿瘤学会如AS⁃CO、ESMO、IASLC、JS⁃M

CSCO 2014 :黑色素瘤治疗30年回顾和未来趋势

黑色素瘤的研究近年来似乎正进入到一个文艺复兴的时代。这个曾经令医生束手无策的疾病,如今正逐步呈现出治疗多元化的繁荣景象。 黑色素瘤实际上是一种古老的疾病。早在公元前5世纪,黑色素瘤一词就被记载在希波克拉底的著作中。1787年,苏格兰外科医生John Hunter成功切除了一名35岁男性患者下颌处的复发性黑色素瘤,这成为西方医学史上首例被记载的黑色素瘤外科手术。而黑色素瘤的内科治疗,直到上个世纪

CSCO 2014: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诊治的再认识

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L)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一个特殊亚型。国外报告其发病占NHL中2-3%,占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10%。我国南方3222例B细胞NHL中,PMBL仅占1%。30-40岁患者多见,男女比例约1:2。 病理和预后 病理形态学镜下有大量较大淋巴肿瘤细胞浸润,可见到单核的R-S样变异细胞。纤维增生常见。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阳性表达B细胞抗原。80%有B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