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 Comun:蔡林涛等癌症诊断技术研究获突破

2012-06-09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筹)蔡林涛研究员带领的医学研究小组近期在癌症诊断技术研究上再获突破性进展。 癌症的发展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原发肿瘤不断转移的过程。肿瘤细胞的脱落、侵袭并进入血液循环是实现肿瘤转移的最初阶段。高灵敏的检测脱离了原发肿瘤而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的癌细胞(循环肿瘤细胞)可有效地应用于体外早期诊断、化疗药物的快速评估、个体化治疗、肿瘤复发的监测以及肿瘤新药的开发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筹)蔡林涛研究员带领的医学研究小组近期在癌症诊断技术研究上再获突破性进展。

癌症的发展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原发肿瘤不断转移的过程。肿瘤细胞的脱落、侵袭并进入血液循环是实现肿瘤转移的最初阶段。高灵敏的检测脱离了原发肿瘤而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的癌细胞(循环肿瘤细胞)可有效地应用于体外早期诊断、化疗药物的快速评估、个体化治疗、肿瘤复发的监测以及肿瘤新药的开发等。核酸适配体是一类经过人工进化筛选出的单链寡核苷酸片段,可特异性、高亲和力识别靶分子。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核酸适配体的发现让人们意识到,核酸不仅可以编码生命的遗传信息,而且也可以作为新的特异性识别元件和功能材料。

蔡林涛课题组采用量子点团簇阳离子交换反应,结合两段特异性的核酸适配体,成功实现了淋巴瘤细胞(Ramos Cells)的高灵敏检测。相关成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会最新出版的《化学通讯》(Chemical Comunications)上。

以上研究和前期该团队在纳米探针和癌症诊断方面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均由深圳先进院独立完成。该研究工作先后得到国家纳米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择优、广东省创新团队等项目资助。(生物谷Bioon.com)

doi:10.1039/C2CC00033D
PMC:
PMID:

Cation exchange in aptamer-conjugated CdSe nanoclusters: a novel fluorescence signal amplification for cancer cell detection

Zonghai Sheng , Dehong Hu , Pengfei Zhang , Ping Gong , Duyang Gao , Shuhui Liu and Lintao Cai

Fluorescence signal amplification by cation exchange in aptamer-conjugated CdSe nanoclusters, a biological self-assembly of CdSe quantum dots, was developed as a novel method for cancer cell detectio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969217, encodeId=431f196921e0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b2d0916115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诊断技术#</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91611, encryptionId=b2d0916115f, topicName=诊断技术)],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362b271, createdName=zexyw01, createdTime=Sun Jul 29 10:18:00 CST 2012, time=2012-07-29,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45003, encodeId=0ab315450034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9f8e1483f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癌症诊断#</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1483, encryptionId=49f8e1483fb, topicName=癌症诊断)],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d4a513680507, createdName=ms9833124466084992, createdTime=Mon Jun 11 13:18:00 CST 2012, time=2012-06-11, status=1, ipAttribution=)]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969217, encodeId=431f196921e0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b2d0916115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诊断技术#</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91611, encryptionId=b2d0916115f, topicName=诊断技术)],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362b271, createdName=zexyw01, createdTime=Sun Jul 29 10:18:00 CST 2012, time=2012-07-29, status=1, ipAttribution=),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45003, encodeId=0ab315450034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9f8e1483f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癌症诊断#</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1483, encryptionId=49f8e1483fb, topicName=癌症诊断)],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d4a513680507, createdName=ms9833124466084992, createdTime=Mon Jun 11 13:18:00 CST 2012, time=2012-06-11,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Cancer:常用止痛药有预防皮肤癌功效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阿司匹林和其他类似的止痛药可能有助于防止皮肤癌。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Cancer杂志上。 以往研究表明服用非类固醇消炎药物或NSAIDs,其中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以及各种其他的非处方药和处方药,可以减少患某些类型癌症的风险。丹麦奥胡斯大学医院的研究证实这些药物可能会降低三个主要类型的皮肤癌的风险: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以及恶性黑色素瘤。 研究人员分析了从1991年到200

Cancer. Res:癌基因ZNF217促进乳腺癌侵袭性

编码转录因子Krüppel样锌指蛋白ZNF217的基因是乳腺癌的候选癌基因。它促进乳腺癌发展的机理如何呢?5月23日Cancer Research 杂志在线发表了Pascale A Cohen研究组的研究论文阐明了其中的奥秘。 研究发现,在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ZNF217可在体外实验中提高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并在小鼠体内促进癌细胞向肺及淋巴结的自发转移。通过激活TGF-β激动的Smad信号通路

JCI:mTORC1能激活白血病干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

在白血病中,癌症干细胞被认为是能增殖变成肿瘤细胞的。这些癌症干细胞的数量是很少的,其特性不同于其他肿瘤细胞包括抗常规药物治疗的能力增加。在白血病患者中,哺乳动物雷帕mTOR复合物1(mTORC1)形成包括mTOR和Raptor在内的多种蛋白质。虽然mTOR和Raptor消融后证实mTORC1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正常细胞增殖和生存必不可少的因子,但mTORC1在癌症干细胞以及引发白血病中的目前还不清楚。

Science:解释肿瘤生长的一个新的假说

抹掉整个基因簇的大规模基因变异在癌症中是常见的,尽管人们对它们是否实际上驱动着疾病的发展仍然不清楚。 近日,刊登在Science上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这些被称作半合子局灶性缺失的突变确实会促进细胞的增生,因为其影响的基因组区域富集着肿瘤抑制性基因。人类的肿瘤充斥着重组、清除、放大或以其他方式破坏一系列基因的基因组改变。确定在这许多改变中有哪些在癌症中起着致病性的作用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半合子局灶性

JCI:FoxO1基因破坏EGFR信号克服肿瘤耐药

众所周知过度活跃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与癌症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目前,已经开发了一些治疗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相关的癌症药物,然而许多患者已经出现了这些药物的耐受,因此这些药物治疗并不能取预期效果。 近日,一项最近的临床研究希望能进一步了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癌症中的作用,以便设计出更好的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的药物,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

Plos One:季红斌等揭示K-ras突变体对肺癌发生及存活的作用

5月11日,Plos One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季红斌研究组、刘新垣研究组与美国哈佛大学Dr. Kwok-Kin Wong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Temporal Dissection of K-rasG12D Mutant In Vitro and In Vivo Using a Regulatable K-rasG12D Mouse Allele,揭示了K-ras突变体在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