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研究共同解读炎症与多种疾病发生的关联

2017-03-30 生物谷 生物谷

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深入,他们慢慢发现人类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都与机体炎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于是很多研究者就重点对炎症和某一疾病的发生进行了大量研究,当然他们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比如来自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就通过研究深入解读了癌症、老化及机体炎症发生三者之间的分子机制和关联。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突破性研究,来阐明炎症和多种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分享给各位! 【1】JLB:

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深入,他们慢慢发现人类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都与机体炎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于是很多研究者就重点对炎症和某一疾病的发生进行了大量研究,当然他们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比如来自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就通过研究深入解读了癌症、老化及机体炎症发生三者之间的分子机制和关联。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突破性研究,来阐明炎症和多种疾病发生之间的关系,分享给各位!

【1】JLB:吸烟为何会引发机体炎症发生?

doi:10.1126/sciimmunol.aaf8943

我们都知道,使用烟草对人身体有害,但截止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并不清楚烟草如何通过全身来增加炎症的发生,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Leukocyte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和瑞典的研究人员就对此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尼古丁能够激活中性粒细胞的表达,从而释放增加机体炎症的因子。

研究者Constantin Urban说道,我们在研究中解释了尼古丁如何诱发炎症的发生,该研究货位后期开发治疗烟草相关疾病的新型疗法带来希望,烟草相关疾病每年都会导致全球数百万人早死。

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尼古丁刺激从人类和小鼠机体所分离的中性粒细胞,同时他们还测定了炎性分子剂量依赖性的释放情况;利用小型药理学分子抑制剂以及来自遗传工程化修饰小鼠模型机体的中性粒细胞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就鉴别出了参与尼古丁介导的中性粒细胞激活的必要受体以及信号通路。

【2】JCEM:1型糖尿病可能与肠道炎症和细菌有关

DOI: 10.1210/jc.2016-3222

根据一项最新研究结果,1型糖尿病患者与未患糖尿病的正常人以及腹腔疾病患者在消化道炎症以及肠道细菌构成方面存在差异。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JCEM上。

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无法合成胰岛素,而胰岛素对于血糖调节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类患者一般发病年龄较小,当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胰腺导致无法合成胰岛素就会发病。因此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

“我们的研究表明1型糖尿病患者的炎症特征和肠道菌群与未患糖尿病的正常人甚至是患有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都存在不同。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肠道可能促进了1型糖尿病的发生,因此深入了解这种疾病如何影响消化系统以及肠道菌群有重要意义。”文章高级作者Lorenzo Piemonti这样说道。

【3】Cell Rep:新研究为炎症与前列腺癌风险关联性增添新证据

DOI: 10.1016/j.celrep.2016.11.010

科学家们已经知道前列腺的慢性炎症是导致高级别前列腺癌的风险因素之一,但是他们一直不确定慢性炎症究竟如何导致癌症的发生。

来自美国UCLA的研究人员曾经发现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基底细胞(basal cells)和管腔细胞(luminal cells),代表了能够起始前列腺癌的潜在始祖细胞。约翰斯霍普金斯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更进一步的研究观察到靠近炎症区域的前列腺细胞在显微镜下不同于正常的前列腺细胞,并且基因表达也存在不同,研究人员曾假设这些细胞发生增殖的可能性大于非炎症区域的前列腺细胞。

UCLA的研究人员在人类细胞上对这一假设进行了检测,他们发现来自炎症区域的细胞是能够诱发侵袭性肿瘤的始祖细胞,证实了他们先前的假设,为这项新研究奠定了基础。

【4】樊代明院士Cancer Research发文阐述炎症与癌症关联

DOI: 10.1158/0008-5472.CAN-16-0357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带领的研究小组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Research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在这项研究中阐述了幽门螺旋杆菌诱导胃癌发生过程中,促炎症信号通路如何促进癌细胞的增殖和存活。该研究对于全面了解炎症与癌症之间的分子关联提供了一些新基础。

炎症与癌症之间的分子关联目前还不甚明了,但是这种关联具有非常重要的病理学意义。IL-6及其他促炎症细胞因子激活的JAK2/STAT3信号途径作为癌症病理发生过程中一种关键的分子途径获得了许多研究人员的关注,但是这条途径在癌细胞内激活的分子基础还没有得到充分了解。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报告称IL-6激活的反馈回路及其下游靶基因CypB能够调节胃癌细胞的生长和存活,在这条回路中STAT3介导了对miR-520d-5p的抑制。研究人员还在胃癌病人的临床样本中发现CypB表达存在增加,STAT3也发生了激活。

【5】Brain:阻断炎症或改善阿尔兹海默氏症患者记忆

doi:10.1093/brain/aww016

发表在杂志Brain上的一项研究论文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利用一种治疗癌症的化合物减缓了机体大脑对特殊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反应,而β淀粉样蛋白斑块是阿尔兹海默氏症发病的标志。文章中研究者发现,“冲掉”对β淀粉样蛋白斑块产生反应的大量炎性细胞或许可以帮助恢复检测小鼠的记忆功能。

文章中,研究者对小鼠机体的小神经胶质细胞进行研究,在神经变性疾病中该细胞会促进大脑神经元和记忆的缺失;研究者Green教授说道,我们发现炎性在阿尔兹海默氏症相关的记忆和认知缺失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此前我们已经成功地消除了因β淀粉样蛋白而引发的小神经胶质细胞水平的增加,后期还需要深入研究来理解阿尔兹海默氏症患者机体中β淀粉样蛋白、炎性及神经变性之间的关联。

【6】Nature子刊:突破!科学家深入剖析癌症、老化及机体炎症发生的分子机制

doi:10.1038/nsmb.3319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开了端粒生物学特性的新细节,端粒作为DNA的帽子,其能够保护染色体的末端结构并且在很多机体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癌症、炎性疾病及机体老化等。

端粒由重复序列的DNA组成,随着细胞分裂端粒会慢慢变短,而且随着人类机体老化端粒也会越来越短,当端粒非常短时,其就会向细胞发送信号来停止细胞不断分裂,这就会损伤组织再生的能力并且诱发老化相关疾病的发生。相比较而言,在很多癌细胞中,能够延长端粒的端粒酶的水平就会升高,从而使得癌细胞无线分裂。

研究者Opresko指出,本文研究或将帮助我们开发新型疗法来保护健康细胞的端粒免受损伤,以便于最终帮助抵御炎性和老化对机体的影响,从另一方面来讲我们也希望能够发现新型机制来选择性地剔除癌细胞中的端粒从而阻断癌症进展。很多研究都表明,氧化性应激能够加速端粒的缩短,自由基不仅会损伤组成端粒的DNA,还会损伤用于延长端粒的DNA组件。氧化性应激被认为在很多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炎症和癌症等,而来自自由基的损伤或许会在机体整个老化过程中持续产生叠加。

【7】Cell Metabol:靶向作用炎症有效抵御肥胖疾病

doi:10.1016/j.cmet.2015.05.003

肥胖是引发很多疾病的风险因子,比如糖尿病、肝硬化以及慢性肾脏疾病等,脂肪炎症似乎是肥胖相关疾病的共同特性;近日来自都柏林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机体中的一种特殊分子或可通过减缓逆转脂肪炎症来保护机体抵御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 Metabolism上,该研究或为后期开发治疗肥胖及其相关病症的疗法提供希望。

炎症是机体对损伤的一部分天然反应,而脂氧素是一种帮助机体清除分解炎症的特殊分子,本文中研究者就调查了脂氧素对实验室中的肥胖模型的效应;研究者Emma Borgeson教授说道,本文研究中我们发现脂氧素可以减少高脂肪饮食引发的肝脏和肾脏疾病的程度,而且特殊的脂氧素A4分子可以控制机体免疫系统中的多种细胞,而这些细胞可以有效减少脂肪组织中的炎症,保护机体免于系统性疾病带来的损伤效应。

【8】Nat Commun:慢性炎症加速衰老

doi:10.1038/ncomms5172

近日,纽卡斯尔大学学者发现炎症可能是衰老过程中一个关键因素,此发现可以帮助科学家找出延缓衰老的新途径。

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团队介绍炎症如何触发细胞的衰老以及非常强大的分子包括氧自由基或活性氧(ROS)的释放,ROS已知是与老龄化进程有关。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猜测慢性炎症是否不止是老化过程中一个无辜的“旁观者”。现在纽卡斯尔大学科学家已经找到一种方法通过使用老鼠来解决这个难题,这些老鼠体内发挥限制炎症反应作用的基因被关闭,但其他方面完全健康。

研究的领导者Thomas von Zglinicki教授说:当我们成为老年人,炎症的一种温和的形式会变得越来越频繁,最终成为慢性炎症。虽然这种慢性炎症并不存在明显的伤害,但它仍然释放同样强大的信使分子,在紧急情况下引起疼痛和发烧。

【9】Cell Reports:慢性炎症环境下肝癌细胞死亡的机制

doi:10.1016/j.celrep.2013.07.035

在慢性炎症存在情况下,大量肝细胞的死亡是通过细胞凋亡来实现的,凋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一种形式,但可促进肿瘤细胞在肝脏中的形成。

肝癌(肝细胞癌,HCC )通常是由一种慢性、炎症性肝病引发的。最常见的原因是过量饮酒、高脂肪的饮食和慢性感染肝炎病毒B和C。在炎症过程中,由于程序性细胞死亡,肝细胞死亡更频繁。其结果是细胞发生代偿性增殖,导致肿瘤的发展。

自我诱导细胞死亡的两种最重要的形式:即细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和坏死(程序性坏死)之间是有区别的。到现在为止,尚不清楚其中哪种形式的细胞死亡对恶性肝肿瘤的发展是决定性的。

【10】Sci. Translat. Med:炎症反应可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

doi:10.1126/scitranslmed.3003492

炎症,例如由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可以造成慢性神经元功能异常,这是临床上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开始的前兆。针对疾病发展前期的免疫学的治疗方法或许可以减少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率,提高神经保护的治疗窗。

近日,《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发表了哈佛医学院等处研究人员的观点,他们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假设:病毒感染和炎症使大脑中的细胞发生免疫反应,进而使得神经细胞易于发生退行性病变。而这些激活的炎症途径或许可以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之前的介入治疗提供契机。

目前,病毒感染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系尚不是非常清楚。研究发现,接种H5N1流感病毒的小鼠可刺激许多类似帕金森的症状的发生。系统性的感染发生在病毒进入外周神经系统(PNS,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之后,继而病毒穿过血脑屏障(BBB,blood-brain barrier)进入中枢神经系统(CNS,central nervous system)。随之发生的炎症反应将导致多巴胺神经元的功能异常,造成帕金森症。(生物谷Bioon.com)

.

生物谷更多精彩盘点!敬请期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803621, encodeId=ba6518036212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cb7e5542c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突破性研究#</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5542, encryptionId=fcb7e5542c9, topicName=突破性研究)],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f07c2500133, createdName=12498adam40暂无昵称, createdTime=Wed Dec 13 18:04:00 CST 2017, time=2017-12-13,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CLIN CHEM:心肌梗死风险外周炎症生物标志:以社区为基础的前瞻性研究

先前关于慢性炎症和心肌梗死(MI)的大多数研究缺乏对高灵敏度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WBC)计数随时间变化的重复测量。 研究人员通过检查这些生物标志物的累积平均变化和纵向变化确定其是否与随后的MI风险相关。

ATVB:Remnant胆固醇引起动脉壁炎症和多层次细胞免疫应答

由此可见,FD患者动脉壁增大,细胞炎症增强。这些发现意味着Remnant胆固醇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炎性成分,会增加F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LANCET:看看“原始人”的生活方式,你就明白如何生活才能减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了!

冠状动脉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可以解释至少90%的冠状动脉疾病相关风险。为了更好地了解工业前的生活方式与冠状动脉疾病风险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近期,一篇发表在权威杂志LANCET上的文章研究了玻利维亚的提斯曼人(Tsimane)。他们在狩猎、聚会、捕鱼、养殖等生活习惯的生活方式上很少出现心血管危险因素,但炎症感染性疾病的负担较高。此项研究是横断面的队列研究,包括自我认定的年龄40岁以上的Tsimane。

Science:炎症会促使肠道微生物进化

欧洲的科学家们发现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肠道炎症能激活细菌内的噬菌体,从而帮助帮助感染了细菌的病毒传播给其它菌株,并提高它们的增殖成功率。这些发现不仅揭示了病毒中遗传性状的编码特点,如毒力增强,而且也指出了如果用一种疫苗来减轻炎症,也许能帮助治疗某些感染。

Stem Cells:间充质干细胞调节炎症过程中髓系祖细胞的分化

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不同的免疫调节特性,并且在各种炎性疾病的治疗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已经显示MSC可以调控成熟骨髓炎症细胞(例如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致病功能。有趣的是,MSC调节骨髓祖细胞分化为成熟炎症细胞的能力至今仍是未知。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Stem Cells上的研究报告新发现,MSCs可以抑制炎症条件下骨髓祖细胞分化标记物的表达。研究者们证明MSC的抑制作用是依赖于直接的细胞

KIDNEY INT:早期腹膜透析可以减轻缺血性急性肾损伤小鼠的肺部炎症!

最近的数据表明在儿童中预防性PD可以减少血清中IL-6水平和改善其结局,本研究的结果与临床高度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