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医大李玲玲/江苏科大郑芬芬Biomaterials: 藻蓝蛋白辅助原位生成硫化铜纳米点实现结直肠癌的高效协同治疗

2023-08-11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发表于上海

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治疗纳米组件,实现肿瘤环境中原位生成硫化铜纳米点,在NIR-Ⅱ激光照射下实现了特异性协同治疗CRC。

结直肠癌 (colorectal cancer,CRC) 是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手术、化疗和放射治疗是结直肠癌常见的临床治疗方法,但这些方法通常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因此,微创、高效和精确的治疗策略备受期待。值得注意的是,内源性硫化氢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转移过程息息相关,那么能否利用这一点对其进行特异性治疗是一个具有意义的探索方向。

光热疗法 (photothermal therapy, PTT) 是一种通过近红外区激光照射使光热剂产生热效应,提高肿瘤局部温度,从而实现消除肿瘤的目的,具有疗效高、可控性好及侵袭性损伤最小等优点。近红外二区 (NIR-Ⅱ, 1000-1350 nm) 激光比近红外一区 (NIR-Ⅰ, 750-1000 nm) 具有更深的组织穿透能力,逐渐成为PTT的首选。遗憾的是,大多数光热剂“always-on”的PTT性质不可避免地导致沿光路到肿瘤部位的正常组织损伤。此外,高温高压合成的光热剂的潜在毒性危害和缓慢的清除效应,使其应用潜力也受到很大限制。近年来,一种理想的替代策略是利用前体在细胞内合成纳米颗粒,以响应肿瘤相关的刺激,称为原位生成策略。另一方面,蛋白质与金属离子和气体分子的相互作用优势,逐渐在蛋白质纳米系统中凸显出来。藻蓝蛋白 (phycocyanin,PC) 作为一种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天然蛋白,能够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络合,适宜的波长激发下发出红色荧光,在联合治疗中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基于此,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的李玲玲教授团队和江苏科技大学郑芬芬副教授团队共同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治疗纳米组件(PZTC/SS/HA),实现肿瘤环境中原位生成硫化铜纳米点,在NIR-Ⅱ激光照射下实现了特异性协同治疗CRC。相关工作以“A Tumor Microenvironment-Activatable Nanoplatform with Phycocyanin-Assisted in-situ Nanoagent Generation for Synergistic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为题发表在Biomaterials期刊上,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南京医科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孙骁潇硕士研究生梁晓晔以及硕士研究生王钰凯。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2074066, 21804059) 支持。

图片

【文章要点】

图片

图1 PZTC/SS/HA NCs的构建及联合治疗示意图

在这项研究中,在水相中将藻蓝蛋白装载于ZIF的骨架内,骨架提供了较大的空腔结构以保留蛋白活性,并以此为模板,进一步通过多酚类化合物单宁酸 (tannic acid, TA)与金属铜离子的相互作用,在表面构建了一层金属多酚层Cu2+-TA。并在表面修饰了二硫键保护层及靶向透明质酸 (hyaluronic acid, HA) 层。制备得到纳米胶囊的大小在150 nm左右,通过各种表征手段确证了高铜含量的复合载体的成功构建 (图2)。

图片

图2 PZTC/SS/HA NCs的表征

该载体依靠表面HA靶向识别进入肿瘤微环境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 后,由于GSH的存在,二硫键保护层很快被损耗,而微酸TME环境下氢离子的竞争导致多酚金属层的快速破裂,释放出藻蓝蛋白及Cu2+ (图3)。酸性条件下,游离的Cu2+可通过类芬顿反应产生ROS,并且随着温度升高,化学动力学 (chemodynamic therapy, CDT) 效应被增强。与此同时,PC蛋白具有铜离子高亲和性,可以作为铜离子富集器提升肿瘤部位局部铜离子浓度,并结合高表达的内源性硫化氢,实现在TME中高效原位生成硫化铜 (CuS) 纳米点的目的。这种纳米点在NIR-Ⅱ激光照射下有优良的光热性能,光热转换效率高达61.6%。

图片

图3 PZTC/SS/HA NCs在TME中的降解及CuS的生成

体外实验结果表明 (图4),PZTC/SS/HA通过HA与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的CD44受体的靶向结合,优先在肿瘤区域聚集。PZTC/SS/HA NCS对正常细胞毒性小,而作用于HCT-116细胞时,其存活率显著下降,在激光(1064 nm)干预后有更低的存活率,表明对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性作用,并且能够使用激光作为开关来控制PTT,提高肿瘤治疗的效率。此外,PZTC/SS/HA NCS持续消耗H2S和GSH,达到改善肿瘤微环境的效果。PZTC/SS/HA NCS+Laser组的ROS水平显著增加,说明存在TME激活的PTT-CDT协同作用。

图片

图4 PZTC/SS/HA NCs 体外实验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以蛋白质为模板形成金属硫化物纳米颗粒是载体制备和合成中的一种常见策略,但这一策略很少应用于光热剂在细胞内的原位合成。在这个体系中,PC能以较大的空间结构和丰富的官能团捕获Cu2+,有利于提高细胞内局部Cu2+浓度并促进CuS的形成。通过间接法证明了PC和Cu2+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

PZTC/SS/HA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PZTC/SS/HA NCS+Laser组对HCT-116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95%。且PZTC/SS/HA NCS+Laser组的肿瘤组织凋亡明显升高,而对其余器官(心、肝、脾、肺和肾)未出现明显的组织损伤,说明了其肿瘤特异性及治疗安全性 (图5)。另外,初步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加入PC后,PZTC/SS/HA组肿瘤的CD8+和CD4+ T细胞增多,这可能与提高的PTT/CDT效率以及PC的免疫增强作用有关。

图片

图5 PZTC/SS/HA NCs对HCT-116荷瘤小鼠模型的体内肿瘤治疗评估

【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该团队设计了一种智能靶向CRC的纳米治疗体系PZTC/SS/HA,实现了原位生成CuS的PTT-CDT协同治疗。这种利用CRC中特异的硫化氢的高表达以及TME激活的策略在体内外都显示出优良的治疗效果,将PC用于辅助原位生成CuS光热剂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为生物分子辅助原位纳米药物的产生和有效的TME响应协同治疗CRC开辟了新的途径。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biomaterials.2023.12226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Cell:重复多态性是青光眼和结直肠癌最高遗传风险位点的基础

本文结果揭示了非编码 VNTR 在人类健康和基因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这一作用此前并未得到重视。

Cell Metabolis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连新/吴缅发现滞育样结直肠癌细胞具有低增殖和化疗不敏感的特点

该研究发现SMC4衰减诱导的滞育样结直肠癌细胞具有低增殖和化疗不敏感的特点。

J Clin Oncol:利用临床多基因panel检测,揭示早发性CRC患者中胚系致病变异的种族/民族差异

该研究是深入研究不同人群配对胚系和肿瘤全基因组测序的重要一步,有助于推动发现用于疾病管理的潜在基因组驱动因子和生物标志物。

客观缓解率84%!浙大二院团队:治疗这类结直肠癌,一线四联疗法研究结果积极

近期发表于eClinicalMedicine的一项研究,在RAS突变、微卫星稳定、不可切除的mCRC患者中,评估了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一线治疗的初步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

文献荐读|袁瑛教授:PD-1和BRAF抑制剂和MEK抑制剂联合治疗BRAF V600E结直肠癌2期研究

BRAF抑制剂联合EGFR抑制剂或MEK抑制剂可以有效改善BRAF V600E结直肠癌的临床有效率,但临床反应率仍然较低并缺乏可持续性。临床前数据显示BRAF/MAPK通路的抑制可能影响肿瘤的免疫反应

少即是多!最新结直肠癌筛查指南重磅发布,6大更新要点,7类临床考量建议

近日,美国医师学会发布《无症状一般风险成人结直肠癌筛查指南》,本次指南基于2019年版本进行更新,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一般风险结直肠癌患者筛查起止年龄、筛查频率等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