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位医院掌门人聚首对“医联体”说了啥?

2017-04-06 杨殿平 环球医学

4月初,全国省医院发展促进联盟第十次会议暨第二届昆华医疗联合体院长论坛在昆明举行。180位医院掌门人和知名专家围绕推动以省级医院为龙头的医疗联合体建设展开讨论,以促进医改相关政策落地。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目的是为了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发烧感冒的就不用再挤进三级医院,在小医院也能解

4月初,全国省医院发展促进联盟第十次会议暨第二届昆华医疗联合体院长论坛在昆明举行。180位医院掌门人和知名专家围绕推动以省级医院为龙头的医疗联合体建设展开讨论,以促进医改相关政策落地。

医联体是指区域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目的是为了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发烧感冒的就不用再挤进三级医院,在小医院也能解决,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实现了人民满意、政府满意、职工满意的预期目标。

由于医疗机构级别不同,其主管部门、政府投入、医务人员聘用等均不同,而病人是医疗机构的重要资源,如果医联体内各级医院之间的利益分配做不好,就很容易出现“利益留给自己,麻烦扔给别人”的情况。

如何能够实现医联体内的信息共享,责任利益共同分担,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内签约居民分层就医,并最终达到预防关口前移,控制节约医疗成本,提高民众健康水平的目的。不仅是医联体内部的问题,也将深远影响中国分级诊疗制度和各级医院、医生的切身利益。

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锐曾表示,应实现医联体从“联体”到“联心”,推动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要发挥三级医院的引领作用,而不是让大医院再次扩张,跑马圈地。而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把辖区内的医疗资源通过医联体实现有机结合,为实施分级诊疗铺路。

本次会议聚集了来自全国20多家知名医院及各省160余家医院的院长和多位医疗界知名专家。

云南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李玛琳表示,与发达地区相比,云南的优质医疗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地县级医院高层次医学人才、专科人才较为匮乏。因此,云南应建立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形成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模式。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昆华医院)院长蒋立虹表示,云南作为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省份,医疗服务总量不足,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为此,昆华医院与省内30家州市医院签订了专科联盟协议,开展双向转诊、技术指导、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合作,使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发展。同时,昆华医院与昆明书林、红云2个社区医院签订家庭医生合作协议,以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为切入点,在推动基层首诊的基础上,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指出:“在医联体快速发展的同时,仍面临诸多困难。”这些困难主要体现在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行政隶属不同、财政渠道不同、医保来源不同,导致其统一的利益机制尚未真正形成。此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缺乏吸引力,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短缺、药品和检验手段缺乏,缺乏晋升、绩效考核等有效激励机制等。陈国强认为,应当探索政令畅通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强化政府监督和完善补偿机制。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院长李文源谈到,对于医联体,医院掏钱去建设网络,但真正互联网会诊还是很少很少,会诊系统就是放在那儿没什么用,所以还是要有政府的引导,或者纳入对医院考核考评,这样才能建立起来真正的医联体,而且没有真正利益关系和责任共担的医联体,要双向转诊也很难。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伟林院长表示,顶级医院现在面临问题都一样,门诊量巨大,病人特别多,科研压力也很大,虽然各位院长都说不想看这么多病人,但又都面临着生存压力,所以国家应该有一个宏观战略。

政府要求建立医联体,正是希望能够带动基层医疗发展,形成首诊在基层,有序就医,双向转诊格局。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新生院长甚至认为,现在的医联体处在乱象之中。他说:“国家没有宏观政策出台,很多大的医疗机构下面甚至有几百家医疗合作单位,我就想问作为一个医疗机构再大、实力再强,你对上百家医疗机构的辐射能力到底能有多强,到底能做多少,我们医联体内有十几家医疗机构,我们就觉得帮不过来了,虽然建设医联体没错,但具体怎么建,到了下面还是很难执行。”

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耿庆山则表示,分级诊疗应与省地县区域医疗纵向协同发展,精益管理,以“患者流”为核心,创新内部协调运行体制机制。

目前就医联体发展而言,“联体”容易“联心”难。需要加强医联体内利益引导。对此,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锐表示,可借鉴深圳罗湖和安徽天长的模式,强化人员、资源、运行、服务等方面的协同管理,形成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渠道和机制,建立资源下沉和维护健康为导向的考核标准。在医联体内继续完善医养护一体化签约服务,将关口前移,形成“知、防、医、养、护”五位一体的健康管理服务链。可探索实施“结余留用、超支分担”医保总额打包付费,以利益为纽带,推动医联体成为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和管理共同体。推动医保从“保疾病”向“保健康”转变,引导医院转变行医模式,从“治病挣钱”向“防病省钱”转变。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335544, encodeId=b6841335544bf,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d7a3525ed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医联体#</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5257, encryptionId=8d7a3525ed0, topicName=医联体)],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 createdBy=9de22500104, createdName=1249894fm73暂无昵称, createdTime=Sat Apr 08 07:40:00 CST 2017, time=2017-04-08,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云南:医联体专科联盟成立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与省内30家州市医院签订协议,成立云南首个专科联盟——昆华医疗联合体专科联盟,并与昆明2个社区医院签订家庭医生合作协议。

马秀珍委员:医联体要经济共赢而非行政联合

如何让医疗联合体内的各方都能获益,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卫计委主任马秀珍表示,要做好支付杠杆顶层设计。详情点击》

中国的医院医联体建设缺什么

现实的医改中,中国的公立医院医联体建设难在何处呢?从医院院长的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刘延东:重点推进医联体 探索医保总额打包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

刘延东近日在安徽调研时强调,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紧迫的需求,加快医改进程,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湖南省人民医院成立省内省级医联体

3月25日,湖南省医院协会分级诊疗管理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上,省人民医院院长汇报了该院积极探讨分级诊疗制度,打造湖南省人民医院医联体模式的经验和做法。

朱东兵:医疗联合体下的分级诊疗模式

医疗联合体作为一种创新的尝试,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统筹医疗资源供需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成为患者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