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的重度肺感染,是选择全麻、半麻或不麻?

2024-04-04 麻醉MedicalGroup 麻醉MedicalGroup 发表于陕西省

前几天,骨科发来会诊邀请。接到邀请后,我就拿着听诊器去会诊了。

前几天,骨科发来会诊邀请。接到邀请后,我就拿着听诊器去会诊了。

其实,在会诊之前,我对这个病人就有一定的了解。因为这个病人一住院就表现出特殊的病情,当时骨科医生就和我咨询过麻醉相关的问题。

最让人疑惑的是,这个病人住院第三天就发现了坠积性肺炎。坠积性肺炎一般是由于长期卧床引起的,并且还需要附加排痰不畅、体质弱及消耗性疾病等因素才能发生。而这个病人仅仅住院三天就发生了,这不免让大家摸不着头脑。从医学专业角度看,坠积性肺炎其实质属于细菌感染性疾病,多为混合感染,以革兰染色阴性菌为主。因此,感染源就是一个大的问题。他是怎么感染的?

看到他的肺底部严重的充血、瘀血和水肿等炎性表现,我们都犯愁了:这样的肺部,什么时候才能手术呢?

从骨科角度来讲,骨科本身就是对无菌条件要求极高的手术。一旦骨科手术发生感染,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轻则关节功能丧失 、肢体病废 ,重则危及生命。但矛盾的是,如果抗感染的时间过久,就意味着病人制动时间很长。而长时间的制动,不仅会影响坠积性肺炎的好转,而且会诱发下肢血栓的形成。对于骨科来讲,他们对血栓是十分恐惧的。

在本世纪初,医疗界对下肢血栓的危害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很多病人都因为这个血栓而丢掉了性命。那个时候,很多手术一切都看似非常正常,完全没有异常的征兆。然而,很多病人在术后几天以后、甚至即将出院了却突然死亡。那种死亡是非常迅速的,虽然在医院,但也往往不给医生抢救的机会。尤其是骨科,频发的病人猝死让他们一度成为最危险的手术科室。

后来人们发现,这种猝死主要是病人发生了一种致命性的疾病——肺栓塞。而这种疾病的来源,绝大多数是下肢的血栓随着血液回流到了肺部的结果。

进一步发现,下肢的制动及止血药物的滥用是手术相关的诱发因素。因此,当医生意识到这一点、并加强了预防之后,该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很多病人也避免了围术期的猝死。

由于病人的制动及创伤初期的凝血系统剧烈变化,骨科成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高发科室。因此,重点防治这一并发症已成为骨科的共识。但一个非常矛盾的问题又  突显了出来:抗凝就意味着病人容易出血,病人容易出血,麻醉就要尽量避免椎管内麻醉。椎管内麻醉,很有可能因为硬膜外导管的划伤而导致椎管内血肿。而一旦发生血肿但未被及时发现和处理,很有可能发生截瘫事件。

截瘫的结果,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麻醉科也对这一指征把控极为严格。经过近些年大量的研究发现,停用抗凝药物24小时对于椎管内麻醉是安全的。这一研究结果,对很多不适合全麻的病人无疑是重大利好的消息。

但眼前这个病人,重度的肺内感染意味着全麻是不可能的。各种专家指南或者共识都给出了明确的观点,呼吸系统急性感染期间是全麻的禁忌症。因此,这个病人是不能全麻的。

那么,椎管内麻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半麻行不行呢?考虑到这个病人正处于重度感染期间而又无法完全排除全身感染,麻醉医生也拒绝了半麻,给出的理由主要有两点:

1.重度感染期间,病人的免疫力可能遭受严重的破坏。而任何的有创操作都可能进一步加重这种免疫力破坏,因此不建议任何的有创操作。

2.如果隐匿的感染灶加重,也不排除发生脓血症。而随着血液游走的脓栓一旦走到椎管内,此时并发的椎管内脓肿很难分清是不是操作消毒不彻底导致的。

给病人治愈疾病的心谁都有,但谁都不愿意病人冒着额外的风险去做,更加不愿意自己湿鞋。因此,大家一致决定延期手术,先把感染的情况搞清楚、控制住再说。

有的人会说,当医生的就应该为病人冒风险不是吗?我想说的是,一味只知道蛮干的医生不是好医生。国家培养医生是很不容易的,只有医生可以安心、安全的执业,才会有更多的病人获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196962, encodeId=0e622196962f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b7962884e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椎管内麻醉#</a> <a href='/topic/show?id=9e0a1130e54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重度肺感染#</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2884, encryptionId=3b7962884e0, topicName=椎管内麻醉), TopicDto(id=113075, encryptionId=9e0a1130e546, topicName=重度肺感染)],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Apr 04 21:46:26 CST 2024, time=2024-04-04,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全髋关节置换术,全麻和椎管内麻醉哪一种方式远期益处更好?

此篇回顾性研究旨在调查『麻醉技术』是否影响匹配队列样本中择期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医疗资源利用、伤口并发症、全身并发症、出血事件和死亡率。

Anesth Analg:疑似伴病理性胎盘附着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椎管内麻醉:回顾性分析

由于出血和子宫切除的风险增加,对于疑似伴病理性胎盘附着(MAP)前置胎盘的患者,通常选择全麻(GA)进行剖宫产术(CD)。我们回顾分析了椎管内麻醉(NA)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结局和转为GA的风险率。

椎管内麻醉,为什么会引起尿潴留?

如果是麻醉药物因素引起的尿潴留,大家不必紧张。待麻醉作用消失后,大多数都可以恢复排尿功能。

Anesth Analg:ADRB2基因型可影响剖宫产术对去氧肾上腺素的需求量

背景:低血压是椎管内麻醉(尤其是腰麻)剖宫产手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往麻黄碱是处理产科手术麻醉时低血压的首选血管收缩药。纯α受体激动药去氧肾上腺素,可通过直接收缩血管起到升高血压作用,对防治腰麻低血压比麻黄碱更具有针对性且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更适合微量静脉泵。 β2-肾上腺素能受体(ADRB2基因)具有数个具备生理学或药理学意义的多态性位点。前期的工作已经阐明ADRB2基因型可影响腰

警惕!这种药可引起肺部气管平滑肌痉挛!严重者,可导致缺氧!

由于椎管内麻醉对新生儿的影响极小,因此剖宫产的麻醉仍然以椎管内麻醉为主。可以说,剖宫产的麻醉是最具挑战性的。

AAOS 2014:氯吡格雷对髋部骨折治疗出血风险无增加

背景:目前,髋部骨折的发生越来越多,同时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病例也越来越多。早期处理髋部骨折会明显降低围手术期合并症的发生率。尽管要求在髋部骨折术前停止氯吡格雷的使用,但其抗血小板效果会继续保持5-7天,从而有增加早期手术干预围手术期出血的潜在风险。目前很少有针对非择期骨科手术围手术期氯吡格雷用法的指南。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本院对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髋部骨折病例的处置方案(对手术时间的推迟),及其

Br J Anaesth:全麻不影响术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澳大利亚学者进行的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表明,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相比不增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这提示POCD的发生可能和手术或者手术流程有关。论文发表于《英国麻醉学杂志》。 研究者筛查了2005~2011年间的2706例患者,其中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100例,在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时被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全麻和椎管内麻醉,在术前、术后第7天、术后3个月进行一组8项神经认知测

椎管内麻醉,术前访视这个细节不能忽视

术前访视的时候,一定要多观察、多问问。尤其是下肢手术,不能以为患者下肢活动障碍就是手术相关的,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的。

剖宫产患者合并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典型病例分享

轻度血小板减少对麻醉和手术影响有限,当血小板减少低于50X10^9/L以下时,围麻醉期不可避免地发生渗血过多,因此,一般慎重使用椎管内麻醉,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忌用椎管内麻醉。